冬天怕冷,腰酸腿软没精神,究竟是怎么回事?
#怕冷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眼看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小伙伴又开始怕冷易劳累腰酸腿软了。 明明看着是个出太阳的晴天,天气预报温度有十几度,别人一件薄外套就可以出门,而自己却需要穿上毛衣披上厚外套,不然就冷的不行;明明没干什么事,才睡醒起来没多久,但是总感觉特别累,仿佛干了一整天的活儿;明明年纪不是很大,却总是腰酸腿软,天一冷腰部背部还隐隐作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答案是:肾阳虚! 昨天我们和小伙伴们聊了关于肾阴虚的那些事儿,今天我们来聊聊肾阳虚,看看怎么解决怕冷怕累腰酸腿软这些问题吧!
什么是肾阳虚?
看见“肾阳虚”,可能很有小伙伴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有的小伙伴,发现自己有腰膝酸软等问题,大概知道是肾虚,然后就盲目进补,明明是肾阳虚,但是却吃了补肾阴的药,结果肾没补好,反倒越吃越严重,最后还要怪中医没用。所以我们要先来好好聊聊肾阳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在中医里,不管是全身,还是某个脏器,都讲究一个阴阳平衡,肾当然也不例外,想要保持肾的健康,肾阴和肾阳必须要平衡。肾阳虚,就是肾阳不足,如果把肾阴和肾阳比作一个天平,正常状态下天平是平衡的,肾阳虚就是阳的那半边儿少了,阴的这半边变多了。 我们都知道,肾属水,掌管着我们身体里水液的运行。肾阳不足肾阴变多,就像是太阳不见了,天越来越阴,越来越冷一样,这样一来身体里的水液也会慢慢变凉,所以会让人感觉冷且很怕冷。这一冷不要紧,随之而来的还有易疲劳没精神,您想啊,越是冷的水流动的越慢,要是水结冰了,那就动都不会动了,肾水也是一样道理。
肾阳虚,归根到底属于肾虚的一种,肾主身之骨髓,肾虚等于说是骨髓得不得到濡养,没有了动力来源,腰膝酸软可不就得找上门来了吗?再加上过盛的肾阴一催,腰背冷痛也会冒出头来。 肾阳虚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夜尿多,而且小便清长。在中医里,肾气有生尿和排尿的作用,如果肾阴和肾阳是平衡的,那么排尿的时间和量就是正常的,如果肾阳不足,打破了这个平衡,那么排尿的时间就会产生变化,肾阳虚衰意味着肾阴旺盛,阴气和夜晚是相通的,所以夜晚尿会变多。那为什么会小便清长呢?是因为身体里的水液没有肾阳的温暖,就像没烧开的水一样,所以会看起来没什么颜色比较清,而且时间长。
肾阳虚的首选药:桂附地黄丸
那么肾阳虚的小伙伴要怎么对付怕冷、易疲劳、腰酸腿软、夜尿多等等问题呢?很简单,一味中成药就可以搞定,这味中成药属于“地黄丸家族”,和昨天我们聊的六味地黄丸是兄弟,它就是:桂附地黄丸。 首先我们来看看桂附地黄丸的组成: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炮附子。
前六味药材,小伙伴们应该都很眼熟,这不就是昨天我们才提到的六味地黄丸吗?没错,正是它!其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它们一个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一个能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一个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三者一起发挥作用,把肾、肝、脾都补到位,类似于给肾“充充电”。 但是呢,光充电是不行的,因为肾阳虚关键在“阳”,还得把阳给补起来,这样充满的电的肾才能发挥作用,把怕冷、易疲劳等问题赶走。这就像手机充满电要开机才能运行,汽车加满油需要点火才能启动一样。 所以这时候,需要肉桂和炮附子出场了!肉桂,在中医里给它赋予的性质是“大热”,上一次见到能衬得上大这个字的还是人参,由此可见肉桂这味药材又多么热。肉桂的主要功效是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虽然用量不多,但是足够补充肾阳了。
炮附子也是大热的一味药材,它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它在补肾阳的同时,可以把之前因为肾阳不足而入侵并堆积在身体里的风邪寒邪湿邪统统赶走,而且还不是一点点的赶,是一次性全部清理掉,犹如雷厉风行一般。 肉桂和炮附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辛热之性来蒸化肾阴,这在中医里叫做“少火生气”,像烧开水产生蒸汽一样,这些气可以调节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方中的牡丹皮可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同时还能够缓和一下肉桂和炮附子的大热之性,避免上火。茯苓和泽泻能够用来利水渗湿,把因为肾阳虚肾阴盛而产生的湿气给排出身体。 桂附地黄丸这个中成药,不仅仅是简单的温补肾阳,它还可以益肾气、利水湿,是非常适合肾阳虚小伙伴的一个良药。
如果屏幕前的您,也总是怕冷、感觉劳累困乏没精神,而且还伴有腰膝酸软、夜尿多、小便清长等肾阳虚的症状,不妨试试桂附地黄丸。 最后,祝大家阳气满满,身体健康!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