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嗓子总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就一定是慢性咽炎吗?

嗓子总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就一定是慢性咽炎吗?

#胃气不顺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小伙伴们,你知道吗,你上热搜啦!!! 这两天微博有这样一条热搜#嗓子有异物感不一定是咽炎#,在这个词条下面,全是各种各样的评论,比如:
“觉得嗓子有痰,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反反复复好久了”

“喉咙闷堵,刷牙想吐,干呕或打哈欠后会稍微舒服一点,有跟我一样的吗?”
“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慢性咽炎,还奇怪怎么老吃药也不见好,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好像只要嗓子不舒服、咳嗽、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还有恶心干呕,小伙伴们就会自动诊断为慢性咽炎,但其实很大一部分嗓子干痒有异物感的朋友往往问题出在胃!中医里这叫做“胃气不顺”,它与慢性咽炎之间真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咱们一起来捋捋!

胃气不顺与慢性咽炎的区别
为什么小伙伴们会常常将胃气不顺和慢性咽炎二者混淆起来呢,主要是症状确实不好区分,咱们就来看看两种病症都会出现那些症状! 胃气不顺的症状表现:反酸、反胃、烧心、嗳气、腹胀、打嗝、咳嗽、有痰、咳嗽刷牙时会恶心干呕、喉部发紧、气喘、反复口腔溃疡、龋齿、口臭、口水多、咽部异物感或堵塞感、声音嘶哑等。

慢性咽炎的症状表现:咽干咽痛、咽喉不适有异物感、声音嘶哑、干咳、咳不出咽不下、刷牙清嗓或咳嗽时容易恶心干呕等。 看到这里细心的小伙伴就发现了,这症状也太相似了吧,那胃气不顺和慢性咽炎到底啥关系呀!简单来讲就是胃气不顺会导致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所以很多小伙伴吃了很久治疗慢性咽炎的在药物之后还是没有效果,就是因为没有“治根”! 《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里面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也就是说啊,保证胃气的通降,和顺,才能保证身体无恙! 胃气不顺可不仅仅是胃的问题,还包括脾、肝、胆等脏腑,受牵连最深的就是肺。肺的门户又是咽喉,咽喉又与食管相通,该降的胃气不降,往上逆行,所以嗓子里面总会出现不上不下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呀!

胃气不顺的咽炎怎么办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式可不行,找准根源很重要,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咽炎治疗原则就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有没有什么药能做到呢! 张景岳答曰: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这个方剂的组成是这样的: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这五味药材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共同组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是“大家长”半夏。上逆的胃气就是正值叛逆期的“孩子”,半夏专门负责对胃气“循循善诱”,让它能够好好发挥自己的通降“特长”;除此之外,还要负责去给由于胃气上逆受伤的肺“道歉”,帮助肺去清除痰这种“垃圾”。 其次是“妈妈”厚朴。厚朴就是半夏最好的“贤内助”,专门配合半夏来降胃气除满,消痰。《本草汇言》里面是这么描述厚朴的:"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 最后是懂事的“大姐”茯苓、乖巧的“大哥”生姜以及温柔的“小妹”紫苏叶。茯苓味甘,健脾渗湿,主要负责帮半夏分担化痰;生姜味辛性温,不仅能时刻提醒半夏不要“发脾气”,还能帮忙和胃止呕;最后是紫苏叶,温柔的“小妹”就是全家的开心果,除了理肺疏肝还能帮助“妈妈”一起来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虽然上逆的胃气是一个叛逆的“小孩”,但是“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它,并且给它收拾“烂摊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小伙伴们一定要经常体检,毕竟十个人里面可能就有一半都有胃食管反流的问题,当您出现一个症状并且反反复复老不好,一定要赶快去看医生,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千万不要盲目吃药,没效果不说还耽误了病情! 今天的第二篇内容由葫芦哥给小伙伴们分享一个能让产后宝妈们变美变健康的妙药! 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嗓子清亮,身体健康!

如果文章给您带来了帮助,记得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好友哦,一起养生,健康生活!

祝您健康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