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中医:中医理论的核心,无外乎这两个字,学中医须知
#从零开始学中医
在学习中医的时候,首先需要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学起,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打牢,楼越高反而越危险,所以,要想学好中医,就要把中医基础学懂学透,在学习中医基础的时候,阴阳学说是入门的必经之路,不过阴阳学说的奥义极其深刻,许多初入门者难以领悟其中奥秘。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无外乎“阴阳”两个字,不过其中奥义,一般人难以窥测其中真意。阴阳学说,是一门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学问,但却有不少人认为阴阳学说极其难懂,无异于“无字天书”,令人难以揣摩。在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中,对阴阳学说做了高难度的阐述,这不得不让人们对岐黄及其传人的旷世才华和超凡圣意感到由衷地佩服。
那么,阴阳学说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中奥义,你知道吗?其实,阴阳学说并没有那么玄妙,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的那般:“天下万物皆服于理,理决于名。”而阴阳学说,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真理,把它运用到中医理论里,朴素而高雅,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道至简。“阴阳”的概念和用法,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白天和黑夜,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又比如一些在体检时,报告单上写的某指标“阳”性,某指标“阴”性,病理的为“阳”性,非病理的为“阴”性。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医学中,“阴阳”的运用已经是深入人心了。那么,学中医的人,就更不能不知道“阴阳”二字了。“阴阳”两个字看起来很浅显,但理解、运用起来,却奥秘和法窍众多。阴阳学说的概念,用教材上的话说,那就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深奥的理论主要用以阐释宇宙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其在医学和科技的应用上显得尤为突出,其广博而深邃的思想贯穿着医学与科技的每一个领域,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阴阳学说的各种属性决定着它与医学、科技的关联,阴阳学说的无比神秘和无穷魅力是打开医学科技大门的金钥匙,也是科技皇冠上的“龙珠”,我们应该大力发掘,加以提高。阴阳学说是研究宇宙与生命的学问,是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宇宙观的方法论来阐释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学问。阴阳学说之所以能运用到各个领域,是因为其十分独到的特性或属性。阴阳学说的属性,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矛盾;另一类是统一。体会阴阳,必须要有参照物比较才能感受和体验。那么,如何领会阴阳,只要用一些实际例子就能心领神会。我们就用人来举例说明,对于人而言,如何分阴阳呢?这个分类的种类和方法千变万端,以生命而言,有生命为阳,无生命为阴;以性格而言,乐观外向为阳,悲观内向为阴;以性别而言,男性为阳,女性为阴;以年龄而言,少年为阳,老年为阴;以人体而言,体外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而言,脏为阴,腑为阳;以前后而言,前面为阳,后面为阴,以上下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不一而足。从这些实例来看,体会阴阳还真需要有那么一点点的悟性。
可见阴阳必须要有参照物,上过初中学过物理的人们都能理解,比如《黄帝内经》中关于“背为阳,腹为阴”的论述,其实也是拿参照物进行比较的,背与腹相对而言,则背为阳,腹为阴;背与腰相对而言,则背为阳,腰为阴;胸与腹相对而言,则胸为阳,腹为阴;如果背与胸相对而言,则胸为阳,而背为阴。所以,参照物不一样,阴阳的本质也会随之转移、变化。阴阳的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总体来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成为核心,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且,中医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运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中医的核心思想。虽然阴阳学说并不太好领悟,但只要认真钻研,就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从而为发展中医而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