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所言“带下俱是湿证”,被奉为金科玉律,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于女人而言,白带异常是十分常见的疾病,那么,关于白带异常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清代,有一位在妇科方面很有成就的医生,名唤傅山(字青主),他一贯认为女性的白带异常都是因为湿邪。由于傅青主在妇科领域的成就,让很多人将他的学术思想奉为金科玉律,那么,事实上真的就是这样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关于白带异常的论述:“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这一句从总体上概括了带下的成因。为了让人们更好理解,傅青主进一步解释,“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那么,白带异常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症状呢?傅青主解释道,“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既然对病因病机已经十分清晰了,那么治法也应该清晰了,傅青主指出,“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其实带下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并非皆属湿邪,如《妇科玉尺》说:“带下之因有四:一因气虚,脾精不能上升而下陷也;一因胃中湿热及痰,流注于带脉,溢于膀胱,故下浊液也;一因伤于五脏,故下五色之带也;一因风寒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而下也。”当然,沈金鳌先生并不否认白带异常有湿邪的因素。除了这四点之外,沈金鳌继续补充道:“或色欲太甚,肾经亏损之故,或产多之妇,伤血伤液,皆能成带下之疾。”看来引起白带异常的原因还真不少啊!而明代医学家戴思恭其实在傅青主之前,就提出了“带下赤白,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感非一端”的深刻论述。由此可见,白带异常还真不是只有湿邪引起啊!此外,局部异物刺激,如阴道内或宫腔内放置子宫托、节育器,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等,皆可引起白带异常。那么不是湿证的带下病自然不会用健脾利湿之法,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等辨证论治,气虚者当补中益气,胃热痰结者当清热化痰,风寒直中者当暖宫散寒等等。如果把健脾利湿之法不假思索运用到带下病各个证型中,就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同时观察古往今来对带下病的治疗,发现固然有健脾燥湿、清热利湿、温阳化湿、祛湿杀虫等法,但还有补中益气、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这也说明治带并非全从“湿”治。事实上,不论整体治疗,还是局部治疗都是如此,如《全国中医妇科师资班资料汇编》带下病指出:“本症的治疗,外用法亦与内服药一样重要,不可忽视。临床上根据上述不同情况采用清热解毒兼活血化瘀(如盆腔炎),或兼化腐生肌(如宫颈炎),或兼杀虫(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方法局部用药。”临床上,尤其固涩止带、滋阴止带等,无法用治“湿”来解释。因为湿为邪气,治宜袪之,反用固涩,岂不留邪。若用滋阴,有助湿的嫌疑,但是临床上就会用此法治疗阴虚带下、日久不止等,却有益无害,亦说明带下非“俱是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