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累到吐血,骨瘦如柴,卧床不起,这可咋整?张锡纯只用了9味药

累到吐血,骨瘦如柴,卧床不起,这可咋整?张锡纯只用了9味药
天津的张先生,35岁,由于平时个性比较急躁,又加上工作十分劳心劳力,且工作并不是很顺心,不知不觉间就生病了,吐血了(原来累到吐血真实存在啊),而且有一年多了。刚开始吐血量比较多,经过多次治疗,吐血是比较少了,但终究是病根犹在,时时复发。
不得已,才找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张锡纯先生为他看病,张锡纯给他看病时发现,他现在的每天要吐血一次或者两次,只要觉得心中有热气上冲的时候,就会吐血一两口。由于病的时间久了,身体很瘦弱,骨瘦如柴,卧床不起,当然偶尔也是可以扶起来坐一会儿的,偶尔会微微气喘,不过所幸的是食欲还不错,要不然撑不了这么久,大便微溏,每天排便两三次,诊脉时发现,左手脉象弦而长,重按没有力,右手脉大而芤,一呼一吸脉搏五次。张锡纯仔细分析这个患者的病理资料,认为凡是吐血日久不愈的,大多是胃气不降,导致胃壁破裂,出血的地方不能长肉生肌。再从脉象上看,左手脉象为弦脉,而右手脉大,这是肝火浮动挟带胃气上冲的表现,所以吐血的时候,总觉得热气上逆,而脉象虽弦,但却无力,这是病久之后导致气化不足的缘故。而脉象大而芤,是失血过多导致的。患者为什么会有呼吸的时候微微气喘呢?这是气化不足,无力供给的缘故;而大便溏泄、日行数次,气化不足而固摄能力减弱导致的。所以,治疗这种疾病应该拟定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张锡纯思索了片刻,认为这个患者应该用清肝、降胃、培养气血、固摄气化的方法来治疗。于是,张锡纯开了一个方子,处方如下:赤石脂两半,生怀山药一两,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碎),生牡蛎六钱(捣碎),生杭芍六钱,大生地黄四钱,甘草二钱,广三七二钱。把这9味除三七之外,其余的药全部煎汤,然后用这些药来送服三七末。果然,这个方子只喝了两幅药,血就不吐了,喘气的问题也解决了,大便也没那么“勤便”了,脉象也比以前平和多了,但是还是觉得心中仍有热气。张锡纯思考了一番,在原方的基础上将生地黄的剂量改成一两,再加熟地黄一两,连续服用三幅药,所有的病症都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呢?还是方中的一些药物用的到位。一般来说,降胃气的药物,代赭石的作用极好,而且也是张锡纯常用的药物。但是这个方子里却没有用到代赭石,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个患者的吐血证兼有大便溏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虚证,而代赭石的重坠之力实在太强,所以不能用。其次,代赭石下行的能力很强,能够直达下焦且能通便,患者本来就大便溏泄,再来通大便,担心会导致虚脱。那么,不能用代赭石,又该怎么办呢?对于血证,还有一味矿石药效果极好,它就是赤石脂。赤石脂如果剂量用的大,也能使胃气下降,而且它下行到下焦的时候,它本身的黏滞能力能够固涩大便,又加上赤石脂有生肌的功能,可以使肠壁破裂出血的地方痊愈。所以,这个方子里最恰到好处的药就是赤石脂了。当然,还有一味药也值得一提,那就是三七,张锡纯认为,三七“既善化血,又善止血”,“为吐衄要药”。不难看出,中医遣方用药,真的犹如三军将帅“沙场点兵”,必须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用药也是一样,要将最恰当的药用在最合适的病情上,这样才有利于快速摆脱病魔的折磨。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