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皮肤的疮疡肿痛,竟与心有关系?且看《黄帝内经》如何解释?

皮肤的疮疡肿痛,竟与心有关系?且看《黄帝内经》如何解释?
我们的皮肤上如果出现一些疔疮之类的皮肤病,其实是很常见的,往往大家也不会把其当做什么大事。而实际上,我们的皮肤病种类其实是很丰富的,光是在皮肤表面引起红肿热痛的表现之疾病,就有疔、疮、痈、疖等等之区分,当然病因病机和具体的论治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黄帝内经》中,有着一条条文,“统领”着各类皮肤病症,并且为此类疾病的论治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便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黄帝内经》认为,皮肤上若是出现疮疡,其病机都应该责之于心,具体治疗也需要从心论治。明明是生之本的心,为何与疮疡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其实需要从心之生理特性来进行思考。
心主神志,主宰着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其中便包括着感觉。若心主神志正常,我们则能够清楚感知身体出现的痛痒,故能够感受到疮之痛痒。此外,心主血脉,推动及调控着全身血液之运行。故脉道通利及血液之运行与心气息息相关。

而如果是心火旺盛,火热之邪趁此贯注于血脉,则血分受热,再传至局部肌肤,热毒壅盛,血败肉腐,发为疮疡,红肿热痛。且不通则痛,心火旺盛,热邪阻滞气机,气血周流不畅,也会发之为痛。
针对该条之病机,历代医家也对其有所解释。《类经》则认为“热盛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这便是从五脏五行学说来进行解释。总之,心属火,故心火易旺,再犯之于血,由此而及肌肤发为疮疡,表现为痛痒之症。

那么针对疮疡之痛痒,临床上有许多疗效俱佳的常用方,仙方活命饮便是其中之一。仙方活命饮出自于《校注妇人良方》,方用银花、陈皮各九克,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及乳香没药各二钱。
方中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疗疮散热;因疮疡痈肿为血败肉腐,故以当归、乳香及没药活血散瘀,赤芍入血分以凉血止血,同时以活血之功,陈皮理气通络,以上药物均为臣药。再佐以白芷、防风辛散通滞,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消脓;穿山甲和皂角刺透脓散结。最后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并清热解毒。诸药配伍,以组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之功用。

仙方活命饮配伍诸多寒凉及辛散之药物,以除热毒之疮疡,故为外科常用之良方。而经临床验证,此方不仅在肌表之疮痈,就连体内之痈脓也可以收获较好疗效。而其中入血分之当归赤芍也体现了《黄帝内经》皆属于心的思想。
当然,其实目前对于这一条文,许多医家仍有存疑,认为是原文出错,该为皆属于火而非心,当然也的确有皮肤病从心论治的有效案例。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确能够在其中得到关于治疗外科痈疡之思路,但在具体诊查病人时也还需结合临床,以有自己的诊疗思维。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