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该忍怒还是发怒?“一忍二忍三动手”真的好吗?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的事情容易激起我们的怒火吗?一言不合就怒发冲冠,比如说跟家人发怒、跟恋人吵架、跟朋友一言不合就冷战!怒火到底是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了好处还是坏处?
答案不一而足!但在情绪归类里面,怒是属于负面情绪一类,因为比起喜乐和恬淡虚无来说,怒是不占上风的!因为在大家的眼里,怒并不能给大家带去好处,相反,倒是有很多的案例证明,开怒是件害人害己的事情!也就是说,愤怒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从小被教导着要逆来顺受,要学会忍,要学会不喜行于色,要平和处事,要有涵养!所以有的小朋友在学校、在外面、在家里被人欺负之后都不敢吱声,久而久之,这样的忍最终结果对孩子没有好处的!小朋友懂个啥啊?尤其是在被这些负面情绪给压制住之后,积累过度导致孩子突然爆发久积的“怒气”,那个时候杀伤力才是最大的!正确的指导方式应该是教会孩子避开“怕强欺弱”的雷区!学会:一忍二忍三动手!那样的情况下使用怒的情绪就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一种解压!此时,怒该放!
对于大人和老人来说,开怒的情况又有所区别了,因为人在步入中年以后,经常发怒,或是在疾病的状态下偶尔发怒,都将对机体带去不同程度的伤害!大人发怒没有掌握好分寸是因为大家对引起发怒的诱因没有基本的底线!而发怒的时候,发怒者本身的机体状态大家又了解吗?其实当人发怒时,常见面红目赤、双目圆睁、鼻衄、呕血吐血,甚则突然晕倒等症状,由怒所引发的疾病多见于大人,通常诱发的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溢血、中风等等!此时,怒要“三思而后行”的放!其实,发怒并不一定会带去伤害,只需要正确的看待和正确利用!怒本身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人们都没有利用好这一情志治病疗法,倒是大家都将它作为伤己伤人的工具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怒,只带来了坏处,一点好处都没有!真的如此吗?
答案肯定并非如此!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小孩子的发怒情绪实则也就正常的释放的情况,如果压抑它,反而会为害!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会大环境下与人沟通交流出现问题时,一定程度的发怒其实是会给人带去好处的(比如说小孩、比说不惧强权而为正义发声),但是,我们要是没有把握好开怒的分寸,那么频繁的发怒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中医解,怒为七情之一(七情为其中情绪反应,分别是怒、喜、忧、思、悲、恐、惊),它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它是由肝血、肝气所化生,故优肝在志为怒之说,所以它对应的五脏属肝,肝主疏泄和主脏藏血,主要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和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而肝气的疏泄功能是可以调畅气机的,因而在肝和的状态下,人的情绪表现为既无亢奋、也无抑郁!而当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则会见到烦躁易怒、亢奋激动情绪活动异常。《黄帝内经》中有“怒则气上”的记载。中医认为:怒伤肝,郁而化火,火性上行,肝气肝火上逆,血随气逆,故见出血或者是中风昏厥,《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记载:“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故可见大怒伤肝,致使气血上冲头面,故见上述症状。
怒也是一种疾病状态,不可不处理!《杂病源流犀烛》指出:“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在临床上证属于郁怒者,应当以疏肝解郁为治,而属于大怒者,应该以平肝降逆为治!正常情况下,人应该是属于肝气平和态,不急不躁、无怨少怒,而对于经常发怒的人来说,其实已经是出于病态边缘了,所以需要非常注意,一定要进行调治,进行沟通交流,减压用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