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张元素出招,6种止痛用药之道,学会了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在金元时期,著名的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创立了“引经报使”学说,推崇中药的性味归经,并创造性的发明了“分经论治”学说,堪称中医本草运用的伟大转折。张元素在用药方面,水平极高,而且按照“用药如用兵论”的思路,创制了“随证治病用药”的范例。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张元素在止痛方面的奇妙用药之道吧。
1.头痛须用川芎
不要小瞧了头痛,即便当年被誉为枭雄的曹操都被头痛困扰的厉害,最终还是被头痛夺走了生命。所以,对于头痛这种疾病来说,还是需要好好调理的。对于川芎这味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主中风入脑头痛”的说法,所以张元素把川芎作为调理“诸头痛”的第一选择,而且张元素还指出,川芎“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
如果头痛用了川芎还是不见好怎么办?张元素认为,如果用川芎之后头痛还不好的话,应该加引经药。这个头痛的引经药应该如何运用呢?张元素指出,如果是太阳经头痛,可以加蔓荆子作为引经药;如果是阳明经头痛,可以加白芷作为引经药;如果是少阳经头痛,可以加柴胡作为引经药;如果是太阴经头痛,可以加苍术作为引经药;如果是少阴经头痛,可以加细辛作为引经药;如果是厥阴经头痛,可以加吴茱萸作为引经药。2.巅顶痛用藁本
巅顶就是人的头顶,既是厥阴经所在之地,也是督脉所在地,更是诸阳之会,而这个位置的疼痛,张元素认为,“顶巅痛,非此不能除”,也就是说,非藁本不可了。在《神农本草经》中,认为藁本“除风头痛”,而且能够调理头痛连脑以及牙齿。
3.肢节痛用羌活
四肢关节等地方疼痛,张元素认为用羌活最佳。张元素对羌活的作用主要归纳为五大类,其中就有“去肢节疼痛”“风湿头痛”等类别。现代研究也发现,羌活可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合,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4.小腹痛用青皮、肉桂、茴香
所谓小腹,其实就是肚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的中间部位,如果小腹痛,张元素认为可以用青皮、桂和茴香。青皮疏肝破气,而小腹乃肝经所过之处,用青皮止小腹痛可谓是妙不可言。而茴香更是行气止痛的良药,不仅对于小腹痛疗效确切,还能对胃寒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腰痛等疼痛病症大有帮助。而肉桂也有散寒止痛的作用,正如《药性论》中所说,肉桂“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所以,这样三味药组合起来,对于小腹痛来说,也算是经典良药。
5.腹痛用芍药
芍药止腹痛的用法由来已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主邪气腹痛”的记载,张仲景就有调理脘腹疼痛的芍药甘草汤以及妇人腹中绞痛的当归芍药散,宋代《圣济总录》“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的芍药汤。都指出,芍药对于腹痛的作用极好。张元素对芍药止腹痛,还有一系列的加减运用,比如恶寒而痛加肉桂,恶热而痛加黄柏,夏月腹痛加黄芩,冬月腹痛加肉桂。6.下腹痛用川楝子
川楝子止痛的作用比较强大,对于这一点,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指出,川楝子“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而现代研究也发现,川楝子可以调理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等多种疼痛。
综上所述,金元名医张元素的用药之法,的确十分独特,一个止痛药,就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可见其功底之深、造诣之高。张元素的这套止痛药物的运用,至今依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中,确有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