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人民日报:请留住中药“老字号”

人民日报:请留住中药“老字号”

传统中药命名,标明的是历史记忆,彰显的是文化价值,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大量中成药经典产品被迫改名,中医真有可能亡于药。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印发《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按照规定,中成药通用名称一般不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这不仅适用于中药新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对原有中成药不规范的命名。

中成药名称不规范问题由来已久。对于一些市场紧俏的中成药,药企常常蜂拥而上。

目前,名称中带“癌”的中成药文号有120多个,带“消炎”两字的中成药文号有近700个。

例如,以骨藤为主要成分的肿瘤用药“消癌平片”,可以检索到68家药企生产。

因此,规范管理中成药命名,防止暗示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很有必要。

不过,很多事情往往有利也有弊。

据统计,此次改名规定涉及5000多个中成药名。

其中,具有百年历史的云南白药,再也不能用“云南”这个地名来命名。

但是,中药自古讲究“道地药材”。川黄连、浙贝母、岷当归、淮山药等,都是在药名中直接标出地名。

中药命名有地名在内,有点像现代的“地理标志产品”。

同是黄连,四川产的含有效物质比湖北产的高。地理等因素对中药材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中药如果不强调道地性,就无法区分究竟是产于淮南的橘,还是生于淮北的枳,让人不辨良莠,最终殃及中药“老字号”的名声。

按照中成药命名新规定,一些“老字号”中药首当其冲。

中药品牌的重要载体就是中成药的通用名。传统中药无论用人名还是用地名来命名,标明的是历史记忆,彰显的是文化价值,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近1/3。庞大的产业规模,使中成药改名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大量中成药经典产品被迫改名,中医真有可能亡于药。其结果不只是“改名换姓”,甚至有可能把中成药的“性”和“命”都改掉。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对传统医药的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而要让传统医药“活起来”,就不应在中成药的命名上定“死杠杠”。

“文革”时期,中药“去封建化”改名教训深刻。例如,大青龙汤易名为“解表除烦汤”,小青龙汤则改称为“解表化饮汤”,给中医药的教学、科研与临床造成不少混乱。中成药改名应兼顾历史和现实,不能任性。

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药“老字号”烙着深深的“中国印”。中医药与西医药是异质医学,有着迥异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系。

中成药的命名,与中医药的性味、经络、脏腑和药效等基本原理密切相关。因此,不能用西医西药的思维来管理中医中药,在命名上尤其如此,不可随意割裂传统。

如果一刀切、一锅端,很多中药品牌就会被一棍子打死。保护中药“老字号”,就是保护传统医药文化,社会各方责无旁贷。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药“老字号”并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整个民族。为了把中医药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请留住中药“老字号”,莫让改名换姓断了“金字招牌”的命脉。■

【来源:中国中医】

【延伸阅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成药改名事小,却折射出一些人缺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传统命名方式有其合理之处

2016年底通过、2017年7月生效的中医药法第三条规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第八条“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第三十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第四十三条“国家建立中医药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从学科属性来说,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王永炎院士认为,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数理化学科交叉渗透,与人文哲学相互融合,具有丰厚中国文化底蕴,至今仍在发展的我国唯一的古代医学科学。基于整体论的中医学与基于还原论的西医学是不同的医学体系,照搬西医西药的管理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封建迷信”很难界定。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秦统一中国至满清帝制灭亡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明显烙上时代的印迹。曾记得“文革”时期,四君子汤被改为“四味汤”,白虎汤改为“石膏知母汤”,大青龙汤改为“解表除烦汤”,金水六君煎改为“金水六味煎”,给中医药的教学、科研与临床造成不少混乱。如果依法开发某个古代经典名方制成中成药,那么是否会因为方名存在所谓的“封建迷信”色彩而“弃名存方”呢?假如白虎汤改名了,而日本仍在使用,并用“白虎汤”注册专利,那我国原创的知识产权岂不就成了他国的了吗?

用人名、地名、企业名命名有其合理性。用人名命名的中成药,如季德胜蛇药片、马应龙痔疮膏、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以及以明代儿科学家万全命名的“万氏”系列儿科名方等,是对发明人贡献的尊重和纪念,也是鼓励创新的一种体现。不少已经成为品牌,成为质量保证的寄托。并且,用人名命名与夸大、自诩、误导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用地名命名,典型有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而单味制剂涉及的单味中药名称则更多。用地名命名中药是中医的一个特色,中医讲究道地药材,即特定产地的特定品种,且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有的中药产地不同功效便有差异,如浙贝母(产于浙江,偏清肺)与川贝母(产于四川,偏润肺)、怀牛膝(产于怀庆府,偏补肝肾)与川牛膝(偏活血)。譬如,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把采用道地药材作为成药质量基本保证之一。因此,不仅不能禁用地名命名的中药,相反要提倡,要鼓励。

用企业名命名,是企业打造品牌、彰显文化、传承技艺、保障品质的重要举措之一。譬如云南白药,曾被美国《巴伦周刊》列为“美国人必须知道的10个中国品牌”,用“云南白药”企业命名的产品有云南白药胶囊剂、云南白药配剂、云南白药硬膏剂、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牙膏等,一旦更名,其代表中国的品牌形象将无从谈起。这种中成药名已与品牌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积淀,获得群众口牌,早已深入人心。品牌是企业信誉和质量的标志,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必须保护。

关于名称中不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目前含“降糖”的有参芪降糖胶囊、金芪降糖胶囊、降糖宁胶囊等,含“降压”的有罗布麻降压片、安宫降压片、复方羚角降压片、牛黄降压片、降压灵、降压丸等,含“降脂”的有降脂灵胶囊、决明降脂片、降脂灵片、通脉降脂片等,含“消炎”的有双黄消炎片、咽喉消炎丸、感冒消炎片、消炎利胆片、消炎片、消炎退热颗粒、复方牛黄消炎胶囊、连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等,含“癌”的有消癌平片、丸、颗粒、胶囊、糖浆、注射液、滴丸、软胶囊及宫颈癌片等,因为属于“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而面临改名。

其实在中医及其民众用药习惯里,这些字样只是对中成药功能主治起到方向性的指示作用,如同西药心痛定(硝苯地平,治心绞痛)、消炎痛(吲哚美辛,治关节炎肿痛)、安定(地西泮,抗癫痫、惊厥)等,不存在暗示、误导。

关于名称不用“宝、灵、精、强力、速效、御制、秘制”等字样。目前含“宝”的有局方至宝丹、百宝丹、小儿宝泰康颗粒、青春宝等;含“灵”的有清开灵口服液、冲剂、胶囊、注射剂,风痛灵,咳特灵,更年灵胶囊,消渴灵片,骨友灵搽剂,天麻头风灵等;含“精”的有风油精、人参首乌精、固精丸等;含“强力”的有强力枇杷露、强力脑心康、强力天麻杜仲丸等;含“速效”的有速效救心丸、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含“御制”的有御制平安丹、御制参苓白术丸、御制除温解毒方等;含“秘制”的有秘制太和丸、秘制白浊丸等,以及相关单味制剂涉及的中药名,如狗宝、灵芝、黄精等,因为“夸大、自诩、不切实际”或“溢美”而面临改名。

源于古方的中成药含“宝”“灵”“精”,不是西方世界那样可以量化的、纯粹的,而是我国人民世代形成对药物有良效的一种传统认知,不会引起误导。另外,“精”还有浓缩提炼之义;“速效”也指急救药品,不能一味扣上帽子。西医里不是也有“精制蛋白”吗?至于“秘制”“御制”的古方,应尊重历史,保留古韵,而且恰恰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色”。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科技名词审定的权威性机构,其中医药学名词的审定遵循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构词规律、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约定俗成、协调性等原则。有关原则可以用来作为中成药通用名命名的技术原则。其中,约定俗成是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对于诸如至宝丹、清开灵、风油精、季德胜蛇药、云南白药、同仁堂、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等众所周知、耳熟能详、具有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的品牌名称,即使不符合规定也不能轻易更改。

还有民族性,突出强调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地域等中华民族特有的禀性。国医大师唐祖宣认为,传统中成药名称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内涵,如果不加考虑直接修改既不符合情理,也不够尊重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甚至会造成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割裂,知识产权的流失。譬如,小青龙汤改名为“解表化饮汤”,多少年后中国再无“小青龙”,只有去日本找了,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这不仅是数典忘祖,造成文化失忆,而且还会带来无形、有形知识产权的流失。因此,坚持民族性不能动摇。■

【来源:中国中医、中国中医药报】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千万不能做这些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