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思考脉学:《黄帝内经》窖藏千年的6种脉法,知道的人太少了

思考脉学:《黄帝内经》窖藏千年的6种脉法,知道的人太少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这就是《黄帝内经》中窖藏千年的六种脉法,今日之诊脉者,皆不知此法。
1.春脉法
春季的脉法为鱼游水中之浮。单纯这么理解定会与春季的时令脉相违背,而这里的奥妙就在于“鱼游在波”,在波涛之中的鱼腰自由自在的游,必须遇上波涛的阻力,但鱼儿不能因此放弃自由遨游,就必须与波涛进行抗争,而这个抗争的过程,就是这个脉象的玄机。“鱼游在波”所表现的脉象应该是弦脉,且部位在浮候与中候之间。

2.夏脉法
夏季的脉法为万物有余之洪。夏脉的“泛泛乎万物有余”,指感则是脉体盛大,脉搏有力,且偏于浮分,万物有余属于盛极,物极必反,所以就有来盛去衰之象。
3.秋脉法
秋季的脉法为蛰虫将去之沉。从“下肤,蛰虫将去”来分析,就好像是日落的哪种景观,又有金性下沉之感,所表现出来的脉象理应是沉脉。然而,这与秋季的时令脉又背道而驰,然而仔细分析,其中又有未解之谜未曾窥破,“蛰虫将去”暴露了秋季脉法的秘密。蛰虫是一种躲在地下冬眠的虫,将去并不是指将要离去,而是将要去准备冬眠的意思。这里就是说,蛰虫马上要进行冬眠了,冬眠之前应该干什么呢?是不是有一种“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感觉,这个时候显然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景,这便是秋季脉法的形象概括。秋令脉为浮涩而短,时而一沉,不正好就像是“蛰虫将去”吗?

4.冬脉法
冬季为脉法为君子居室之沉。这句话尤其气象万千,奥妙无穷。如果没有读过《菜根谭》的人恐怕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君子居室”所蕴含的含义便是——“君子之心事,天青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藏珠,不可使人易知”。所以,冬季的时令之脉便是以深沉为主,必要的时候偶尔浮显一下。
5.内脉法
《内经》脉法中强调了“内以候”某脏腑的诊脉部位,如“中附上,左……内以候膈”等。这主要体现了左右寸关尺六部脉法的特殊诊疗意义。具体如下:左尺:腹。左关:膈。左寸:膻中。右尺:腹。右关:厚脾。右寸:胸中。这里的内,可以是指某一脉位的后半部,也可以指某一脉位的尺侧端。

6.外脉法
《内经》脉法中强调了“外以候”某脏腑的诊脉部位,如“中附上,左外以候肝”等。具体如下:左尺:肾。左关:候肝。左寸:心。右尺:肾。右关:胃。右寸:肺。这里的外,可以是指某一脉位的前半部,也可以是指某一脉位的桡侧端。
别小瞧“春、夏、秋、冬、内、外”六个字,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自然不知其中深意,但如果深研脉法,这其中深意自然便能窥测出其中一二。若能将其全部领悟,那对于诊脉这一门学问,就能登堂入室了。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