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八大纲脉之后的第一种脉象,究竟有何临床意义?你知道吗?
在学习脉诊时,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先要搞清楚每一种脉象的形态与相似脉象的鉴别,然后再理解每一种脉象的临床意义,再然后需要搞清楚每一种脉象所主病症的理法方药。这个看似很简单,实则不容易。因为掌握脉象的形态与鉴别就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琢磨和研究的事情,更何况后面的方脉证治。当然,要想把脉诊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的确需要打通脉理与方证的梗阻。在28脉中,其实最容易上手的脉象只有浮沉迟数四种,其他24种都比较复杂,所以要把28种常见脉象都掌握清楚,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在民间,很多医生都主张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八种脉象作为八大纲脉,其实这个归类的意义是比较重要的,的确,分清楚了八大纲脉,再学习后面的脉象就容易了许多。
把八大纲脉都掌握了之后,往后的第一个要掌握的脉象是什么呢?是长脉,长脉是什么脉象呢?它的脉体长度超过任何一种普通脉象,用书面的话,称之为“过于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但是长脉既是常脉也是病脉,如果长脉的搏动和缓,那就是“长则气治”,如果长而不和缓,那就是“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对于长脉的临床意义,其实可以从病机来分析,比如实热内结、热盛动风、阳明炽热等。1.实热内结长脉所主病症中,病机为实热内结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肝经实火,另一个则是肝胆火盛。肝经实火,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鼻衄齿衄,发狂,呕血等,治疗原则当以清肝泻火,多以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方剂。而肝胆火盛主要临床表现为神志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口苦筋痿,甚至躁扰狂越,这种情况也应该泻肝胆火,代表方剂依然可以用龙胆泻肝汤。药用: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水煎服。
2.热盛动风长脉所主病症中,热盛动风也是常见的,不过这个病机主要体现在肝风内动,临床上常以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甚至昏厥为主要表现,这种情况一般应该以镇肝清热为原则,代表方剂有镇肝息风汤。药用: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30g,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水煎服。3.阳明炽热长脉为病,李时珍曾有一句“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所以,长脉的主病中,阳明炽热是十分常见的。这种情况,一般在临床上有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水,这种情况一般要采用清热救津的原则,代表方剂有白虎汤。药用: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水煎服。
当然,长脉所主病症其实不止这些,但是这三种属于长脉所主病症的基本病机,在临床上,这三种病机也是可以衍生出许多疾病来的,不过中医素来讲究辨证施治,只要病机对得上,就可以对证下药,可以实现“异病同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