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为什么人到老年了,还能老来得子?《黄帝内经》揭秘了其中的真相

为什么人到老年了,还能老来得子?《黄帝内经》揭秘了其中的真相
任何事物,都有一体两面,也就是说规律不止一条,比如说,一般都知道,人到老年,基本上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想再填个儿郎的想法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然而,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有的人还真的在高寿之年还能收获弄璋弄瓦之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事物的另一条规律——特殊规律。那么,人到老年原本应该失去生育能力,为什么又会出现老年得子的情况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早在《黄帝内经》中指出,“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黄帝疑惑不解地问岐伯,为什么人到老年了,还能生育女子,这是为什么?岐伯指出,这种人是属于“天寿过度”的体质,这种人的气脉一直都是通的,并没有堵塞,而他的肾气也是充足的,所以,这种情况,即便已经到了老年,也是可以有生育能力的。不过,在年龄上是有界限的,一般男子不超过“八八”64岁,而女子不超过“七七”49岁。的确,在生活中,也有女子49岁还能生孩子的实例。然而,奇妙的是,在宋代,有个叫张先的词人你,八十岁了还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小妾竟然成了张先一生的真爱,他们俩在一起,八年时间居然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对于张先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苏轼很多人应该知道吧!那句著名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苏轼为张先写的。那么,问题来了,岐伯不是说,男子不过八八的吗?为啥这个张先八十多岁了还能生育子女?是被戴绿帽了吗?很显然,不是,张先与他这个小妾情深意切,八年时间生育四个子女,应该是真实的,毕竟张先不是傻子。

然而,黄帝似乎早就猜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于是又像岐伯咨询道,“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意思是精通养生之道的人,到了百岁高龄的时候,还能生育子女吗?岐伯这样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意思是如果能够精通养生之道,能够保身长全,修得“老而全形”,即便到了百岁高龄,却依然能够鹤发童颜,只要娶得女子处于育龄期,生育子女是可以做到的。这个“老而全形”究竟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指一个人能够活到正常的自然寿命。那么,在《黄帝内经》的概念里,人体的自然寿命是多长?按照《黄帝内经》的概念,男性的性成熟期是“二八”16岁,女子的性成熟期是“二七”14岁,而男子的生命周期节律是8,女性的生命周期是7,性成熟期与生命周期节律的乘积就是人体的自然寿命。由此可见,男性的自然寿命是16*8=128岁;女子的自然寿命是14*7=98岁。从这个公式来看,也就明白为什么《黄帝内经》说善于养生的人能够“春秋皆度百岁”,并不是虚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到老年依然能够生育,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不过这种概率的确比较低,这就像生三胞胎和四胞胎一样稀少,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然而,《黄帝内经》虽然揭露了这方面的真相,但同时也指出了人们早衰的原因,“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只是,这些全部要克制,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