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一带一路”让中医药备受关注

“一带一路”让中医药备受关注

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热度增高,相关舆情也呈增长趋势。中国中医药报社对一周中医药热点事件、重要舆情做点评分析,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为相关部门提供应对建议。

热度走势及来源

中医药相关信息处于较为平稳态势,从来源上看,网页新闻、微信、微博为三大主要来源。

网页新闻转载靠前的如下:

而在微博平台,共有相关热门微博261条,其中共有转发近2万次、评论近3万条,网友点赞超过5.6万人次。以转发、评论、点赞数为指标,较大热度的微博内容及事件主要有:

对微博内容文本进行分析,将名词和形容词抽取绘制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微信平台共发布13942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其中,重点文章9042篇,总阅读量超过1637万人次。本次共有“10万+”热文4篇,相关信息如下:

事件点评

上周中医药相关舆情主要集中在王国强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6全民中医健康指数发布以及美团招聘涉嫌歧视信中医人群三大话题。

(一)王国强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今年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论坛并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发言,介绍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医药为抓手,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国际传播大布局,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时代赋予中医药的重大使命。

能在这样一个高规格会议上让世界聆听中医药的声音令人振奋。因此,本条新闻受到各大媒体极大关注。

(二)2016全民中医健康指数发布

5月1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等机构在京发布《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这是采用中医的理念、思想、学说,从中医角度对全国城镇居民健康状态和养生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

近些年,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越来越凸显。中医健康指数的发布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增强科学养生意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也有利于推动中医药行业与大数据分析接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新思路。

(三)美团招聘涉嫌歧视信中医等人群

5月17日,美团发布的一则招聘启事在网上引发众怒。这则招聘启事称,“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开大众的,不要信中医的,原则上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尽管美团点评随后宣布已辞退涉事员工并对该员工的不当言论表示歉意,但网友依然质疑美团及其工作人员的价值观。

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尊重与宽容应当成为社会共识。类似的招聘歧视不仅伤害了特定对象,背后涌动的扭曲价值观更让社会公众感到厌恶。除了地域歧视和刻板成见,通过开车品牌和对待中医态度等来简单粗暴地设置招聘障碍,更是对于人的自由意志的否定。

无法客观公允评价中医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刻意选择性忽略中医药在健康、医疗等领域作出的贡献,也反映出该工作人员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知。

从网友反馈来看,大部分人认为该招聘启事存在歧视。■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姜洁冰】

【延伸阅读:来源 中国中医 作者/ 刘甦】

王国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助中国走向世界

5月21日,首届全国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暨产学研协同创新研讨会在江西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指出,中医药要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实干担当之路、产学研结合之路,助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王国强要求,要利用好中医药这把传统钥匙,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助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一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培养一批中医药国际化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二要把平台建设作为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多种合作办学方式,鼓励国内中医药院校和境外一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进行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世界各大医学团体、组织、协会的联系。

三要把教育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加快建立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体系,包含教育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及方式、学生考核、教学人员、教育评估、教学资源及教育管理等。

要利用好中医药这种东方智慧,走实干担当之路,助推中国解决世界难题。

一要始终坚定信心,让中医药为人类的健康、繁荣、繁衍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要不断发掘中医药的潜力。加大对宝贵中医药遗产挖掘、整理、利用和开发的力度,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为解决新、疑、难、重疾病提供更多新型治疗方法。

三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建立群众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持续加大援外医疗力度,积极在海外建立中医药中心,将中医药和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一步推向世界,惠泽全人类。

要利用好中医药这块宝贵资源,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助推中国创新体系建设。

一要将“产”放于市场。中医药企业要积极创新经营模式,稳步提升盈利水平,持续加强品牌影响,全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中医药产业集团。

二要将“学”贯穿始终。要努力探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加大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健全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机制,鼓励中医药院校培养、留住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三要将“研”立在突破。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攻克疑难病症,抢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抢先注册中医药国际专利,抢占市场先机。要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技政策体系。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作书面讲话指出,中医药走向世界,教育承担着重要职责。“中医药文化+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为我国教育国际化改革和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她提出,支持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做用中国智慧解决世界难题的先行者;中医药院校走出去,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探路者;全国中医药院校试建产学研跨区域协作共同体及其资源共享平台,做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中医药高等院校充分发挥校园平台和师资队伍优势,做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引路人。

研讨会围绕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两大主题进行了分会场研讨。与会专家认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在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中大有可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必须坚持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不断加大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着力推进中医药国际传播,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要加快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试验区建设,形成样板经验,尽快在全国建设若干个中医药产学研区域协作体和资源共享平台。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揭牌仪式。

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江中制药集团联合举办,江西省副省长李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国医大师刘敏如,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新陆等出席会议。■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姜洁冰、中国中医 作者/ 刘甦】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千万不能做这些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