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春季养生好时节,做好这3点,健康一整年

春季养生好时节,做好这3点,健康一整年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阳光明媚,春意融融,新冠期间不能出门,不如宅家养生起来吧!今天,医生君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春季养生:从日常细节做起

一、衣物增减有度

虽然春季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不时仍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穿衣宜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

图源:giphy

二、跟着太阳早睡早起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季有不少多发病,如高血压、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预防这些疾病,应当调和起居,每天跟着太阳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三、调理情绪

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相对的高峰期,而气候的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及月经失调,且易产生眩晕、失眠等症,是多种疾病的多发时间,所以要避免情绪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

告别春困:不止是睡饱就行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

图源:giphy

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多,而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较少,以及缺乏维生素B族与饮食过量等都是诱发“春困”的重要原因。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和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可驱“春困”。但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过度睡眠反而会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从而“越睡越困”。

春季饮食:力求中和谨记三大原则

春季,饮食方面以平和为贵,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所以,春季养生应考虑不同的体质,饮食方面应多食时令菜,并调养肠胃。同时,也要少喝酒,以避免对肝脏带来过大的负担,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食时令菜

《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植物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二、少喝酒,多养肝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所以春天重在养肝。春天养肝的目的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大枣和山药就是不错的选择。酒伤肝肠,因此春季更不应饮酒。菊花茶、金银花甚至白开水才是适合春季的佳饮。

三、饮食宜清淡温和

中医讲冬春养阳,此时节应减少含油类食物的摄入,选用较清淡温和的低脂肪食物。可多吃一些菌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

戳原文,免费问名医,领取专属养生方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