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第二十届“珠江会议”在广州召开,聚焦“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

第二十届“珠江会议”在广州召开,聚焦“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
转自公众号:中国中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QwNzYzMg==&mid=2650399890&idx=1&sn=68c858722e353578fdd0ec9c14661065

▲“珠江会议”现场

7月16日,为进一步做好“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会议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承办。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科教处处长陈铁宏出席开幕式。

▲与会嘉宾

张伯礼、黄璐琦、王琦、李振吉担任本届会议的执行主席。会议以“‘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与推进”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的思路与重点任务、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的目标与重点任务两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分享了各自经验及看法。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出席会议

继续吹响中医药的科技创新号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我国中医药的科技地位逐渐在提升,所以,中医药研究应重点围绕临床重大需求,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重视个人创造和贡献,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化研究相结合,产生原创成果。”

张伯礼表示,“十三五”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也是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应充分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中医药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

“我们应以提高疗效和保障安全为导向,整合现代科技方法,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成分、组分,尤其对复方中药的开发,为重大新药创制提供源头创新。”张伯礼如是说。

当前及未来,我们将如何切实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科学技术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提出,“十三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中医药政策,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以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提升贡献。催生原始性创新发现,加速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加强学科融合,推进多方主体深度融合的“政产学研金”的协同创新。紧扣时代脉搏,加强技术革新。

同时,张兆丰提出,在“十三五”规划中,从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中医治未病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的这九大重点任务中,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以提升中医药疗效水平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度。

国医大师王琦说,“现在针对老年保健的中医药产品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如果在中医治未病方面融入更多的创新发展,我想在中医药的‘十三五’规划中,无论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做中药研究,都应该呈现出一个多维度的创新体系,使得我们的中药产业形成系列化。”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认为,要坚持中医药创新这条主线,突出中医药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握提高中医临床医疗水平、提高中医理论创新水平、提高中药质量这三个关键因素,将中医药创新发展融入到大科学、大健康、大数据、大产业的四大格局之中。为此,王键建议,建立中医药科技开放体系,引进现代科技方法,加大对中药复方研究的相关规划,建立配套的科研、疗效和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让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涌现更多成果

张伯礼介绍,由我国主导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至今已近20年,前十年主要推进中药现代化,后十年是中医药现代化全面推进。期间建立了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1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4个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一系列机构,构建了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显著提升了中医药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

下一步,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如何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表示,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实施中,应以研发一批实用性成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支持健康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医疗保健和用药安全的需求为目标,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资源保障及中药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加快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建议,加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他认为,在过去,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大多集中在中成药的开发中,但从中医临床实际来看,目前诸多中药新药还无法完全替代汤药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为此,他建议,未来在中药新药的研发中,融入中药汤剂、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如果能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将会带动整个中医药创新发展。

编者按:

“珠江会议”是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研讨会议。会议旨在立足传统,面向科学前沿,汇聚高层次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等命题,创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展开开放式对话,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渗透,提高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珠江会议是立足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搭建政府、中医药行业和专家学者互动的由政府主导的高平台,将建设成为中医药行业的国家级学术品牌,成为具有深厚内涵和深远影响的文化品牌,成为代表国家中医药发展水平的永久性会议。■

【来源:中国中医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丁洋】

延伸阅读
肿瘤患者: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才想起看中医

人民日报: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是保存火种

广东省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印发

广东立法保护岭南中药材第一批品种公布 化橘红、广陈皮等8种中药材入选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