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中医院医疗队|杏林逆行者
编者按辞岭南,赴江城,战“新冠”。自1月24日除夕起,广东中医药系统近350名医务人员逆向而行驰援湖北。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都留下了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印记。他们中间,有的是60后、70后资深中医专家,有的是80后、90后中坚力量,有的是00后“大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杏林逆行者。
2月10日晚上8:00,接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指令后,河源市中医院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迅速成立,由内科副主任中医师纪传荣任队长,丘冠东、朱春惠、叶惠为队员。
▲丘冠东(左一)、朱春惠(左二)、叶惠(左三)、纪传荣(右一)
逆行者: 纪传荣 广东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河源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河源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河源市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
纪传荣:
患者病情的好转,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
时间:2020年2月27日,星期四,晴
地点:广东援助石首医疗队驻地
白衣作战袍 披甲赴荆楚
一声召唤,不分南北,不问东西,无畏生死,共同抗疫。
我们支援荆州石首已经有半个月了。这段时间,队员们从不相识到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短短的半个月,记录一下队员们援鄂的点点滴滴。
槟榔去乌头 女贞发续断
刚到目的地,前方指挥部给我们进行了严格规范的防护服穿脱培训,队员们也是充分利用时间,一遍一遍地练习;为进一步便于防护,往日长发飘飘的女生,也是忍痛剪下自己的秀发,光头成了队员们标准的发型。以一首中药名入诗,以记之。
昔日何首乌,奈何战魔疫。
槟榔去乌头,女贞发续断。
远志使君子 党参满常山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河源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2次支部会议,支部书记纪传荣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传达广东省医疗队临时党委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同时,医疗队有多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待众均合欢 吾等自当归
提前1小时出发到科室,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工作6小时,交班15分钟,脱防护服40分钟,从医院回酒店洗澡吃饭1小时,这是每个班组的工作常态。虽然累,但是队员们不畏辛苦,始终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使命。
大家相信,层层的防护服隔开的是病毒,隔不开医者对患者的爱,而且让彼此的心更靠近;模糊的护目镜,阻挡不了我们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也阻挡不了我们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心。
每天上班,最愿听到最好的消息是患者血氧上升、核酸检测阳转阴,患者病情的好转就是治疗队员脸上伤痕的一剂良药。
逆行者: 丘冠东 广东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河源市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丘冠东 :
我们坚信,很快会有云雾拨开时
••••
时间:2020年2月14日上午11:00 大雾阴冷
地点:广东援助石首医疗队驻地
2020年2月13日,从广东出征3天来算得上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天气晴朗,气温20度左右,体感比较舒适,这让我们的队员感觉身心轻松了很多。上午早饭过后,我们的何队长继续开会商讨工作安排,而其他队员则在群里相互鼓动和激励大家理发,目的为了减少在病区的暴露。
一上午,我们的队友小黄护士亲自为大家理发,起初大家都犹豫不定,最后还是没有逃过大伙的“攻击”。直至下午2时,我们在石首市的河源医疗队全员削发完毕。这是当时支援石首的医疗队中唯一一支全员削发抗疫的队伍。
一束美发,对于我们的美小护来说何其重要,但是为了工作,为了自己和战友们,依然含泪削发变成了光头美小护。
午休过后,队员们又开始在楼道里空旷的地方进行防护用品的穿脱练习,一遍、两遍、三遍……每个队员轮流上阵,相互指正提醒,大家就这样在严谨而轻松祥和的氛围中度过。等洗漱完已是2月14日的0时了。
14日的早上,大雾笼罩着整个石首的上空。气温较昨日下降了近10度,阴冷的天气没有阻止我们河源医疗队的战疫热情。
按照上级要求,7:30准时在大堂集合前往石首市唯一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石首市中医医院熟悉工作环境,而其中一小部分人则直接开始进入重症监护室临床救治工作。
走在被大雾笼罩的大街上,除了各路口的值岗人员可以说是“十里空巷”,沿途的所有商铺商场全部大门紧闭,犹如苍天要把这座城市完全禁锢起来。但是我们坚信,待到云雾拨开时,必是我中华神州大地的美好晴天!
逆行者: 叶惠 广东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河源市中医院呼吸科 护师
叶惠:
春天来了,胜利的日子不远了
••••
时间: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晴朗
地点:广东援助石首医疗队驻地
你有见过凌晨1点的石首吗?踏着这个点开始了我驰援荆州的第一个夜班。
经过几天的熟悉,不管是对穿脱防护服、队员间的合作,还是患者的病情了解都有一定的进步,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条理清晰的交接班,我们也才经过三天去熟悉,因为我没有在ICU里待过,所以,对于很多仪器的使用,特别是呼吸机的使用,更是不懂,但队员们都很细心和耐心的帮助我,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们还有一个学习的微信群,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很充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陌生到熟悉,我们一起相约好等疫情过去了,去潮州吃牛肉火锅。
虽然已经过几个班的熟悉,但第一个夜班并没有那么好度过,虽然我们上班时间是六个小时,可是我们穿防护服的时间远远不止六个小时,这个时间长达八个多小时,在这八个小时里我们除了忍受不能解决一些生理需求,最主要的是要忍受护目镜和N95口罩压得额头、耳廓胀痛,甚至头晕,还要保持头脑清晰地配合医生治疗、抢救,下班脱下护目镜和口罩之后才发现,已经形成一期压疮。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出去透透气,但大家都默默忍受了,因为我们不想浪费物资…
从第一天上班,我就一直管着一个上着呼吸机的新冠肺炎中年患者,这位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稳定。他们说,这位患者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就更不敢马虎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虽然一个晚上都没有怎么停下,吸痰、鼻饲、翻身等等,但一想到他能通过我们的治疗护理,慢慢脱管、脱机,病情好转而出院,也就没有那么累了!
很快早上七点多的时候,从病房的窗户看到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我的夜班也快要结束了。下班后在回酒店的路上,走在阳光和煦的街头,沐浴这短暂的阳光浴,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春天来了,相信疫情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也会很快控制住,到那时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共赏百花!
逆行者: 朱春惠 广东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河源市中医院ICU护士
朱春惠:
人生中第一次穿成人纸尿裤
••••
时间: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鹅毛大雪夹雨
地点:广东支援石首医疗队驻地
来石首的第四天,也是我下科室第一天,今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夹雨,天气虽然冷,但是也阻挡不了我对上前线的热情,前线的兄弟姐妹们辛苦了,我来啦!
第一天上班自己单独接管一个病人,这一天里经历了抢救、插管、上机……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面屏,三级防护使我的呼吸、行动都受到限制。有时候稍微大喘了口气,护目镜就起雾什么也看不清。即使是这样,我们的队友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自己有困难,承担不了工作,大家都在尽全力去救治每个患者,说“拼命”也不为过。
6时30分起床,在酒店吃早餐,早餐不敢吃多,怕要上厕所,浪费一套防护装备。虽然平时帮病人换过不少纸尿裤,但是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成人纸尿裤。
7时整到达病区,我们负责支援石首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这里是临时改建的 ,年初二开的科,空间很小,我们只能在缓冲间,一个半污染区更换,没有任何遮挡,也没有任何害羞,都是为了冲锋上阵。
8时整准时接班,作为我们这个医疗队仅有的2名ICU专科护士之一,在护长的安排下,我单独负责管理一个病人,2个非ICU专科护士负责管理一个病人。
今天我管的是一个肺气肿病人,目前发烧,核酸显示是阴性,没有确诊。刚接班看到病人精神状态还不错,给予氧疗,少许气促,我帮病人摇高床头,病人自己刚吃完一碗白粥,突然脸色变暗,叹息样呼吸,心率下降,我马上呼叫医生及其它护士,报告病情,开始抢救。2分钟不到病人呼吸骤停,马上行胸外心脏按压,用药,准备用品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插中心静脉导管、插胃管、尿管。经过我们一番抢救,病人在药物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帮助下,各方面情况趋于稳定,真实地感受到当地病人的病情发展是瞬息万变,在这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完成了援鄂第一天 6个小时的临床一线工作,印象深刻!
14时交班,脱防护装备,回到酒店,在半污染区洗澡后才能进房间。等一切都弄完,已经是16时,早已过了饭点,只能拿出从河源带来的巧克力伴着热水充饥,下一个饭点是17时40分。
吃过晚饭,收到很多爱心企业帮我们准备的大棉衣、电热毯、热水袋等生活物质,感觉被大家关爱着,很暖心,有那么多志愿者的关爱和支持,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供稿: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通讯员:河源市中医院 黄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