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介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于1986年获批筹建,1993年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广东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是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唯一的直属中医医院。与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同行相比,广东省第二中医无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这注定了她必须走出一条与同行有别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成立伊始,医院确立了“科技兴院”战略,以研究所较强的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实现科技成果在临床和生产一线的迅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医研产学”互动发展新机制,推动医疗和产业两块“蛋糕”迅速做大做强。医院目前开放病床1000多张,是原来的6.5倍,临床科室增加到20多个,拥有30多个重点专科(专病),2007年成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2011年,正当医院发展步入青壮年之际,广东省政府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附属中药实验基地为基础,组建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医院迎来了再次发展壮大的新机遇。
大医精诚,知行合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间医院、每一个医生的神圣使命!二十多年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秉承“精湛技术、精心服务”之大医精神,坚持传承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以中医药特色专科为先导,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依托,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构建了“治疗、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全病程服务模式,把仁爱、健康、快乐与幸福传递给万千患者。医院实施“名医工程”,汇集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医名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邱健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许学猛、王清海、汪何,广东省名中医卢桂梅、戈焰、杨思华、范德辉等名医名家,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吸引了省内外乃至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患者慕名而来,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成为了医院的名片。同时,医院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水平高的专家,传承名老中医药的学术经验,成为技术骨干,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作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形成了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机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科技助力,优势“突围”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高度重视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优势学科和特色专科同步发展,建设了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和5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并依托重点专科设立了中医康复、中风病、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骨与关节病等8个临床研究室。这些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研究室,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入研究创新中医药理论和诊疗技术,开创一系列诊疗手法,研发了一大批专科制剂,科研和医疗技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这些以应用中医药治疗重点病种的方法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成为医院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
融汇中西,有容乃大
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是当今的热点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省第二中医院在传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同样注重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将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和临床疗效“解码”成现代语言。医院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配置3.0T、1.5T的MRI两台,高端CT三台以及DSA、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了介入、腔镜、人工关节置换、脊柱高难度手术等多项诊疗技术,构建中医为主、中西结合为辅的诊疗技术体系,大大提升了医院诊疗水平和患者的康复质量,部分诊疗技术、手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医院积极对外合作,与国内知名学院、科研机构以及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发达的医院和医疗科研机构多种形式技术、人才、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科研水平,更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果转化,产业先驱
二十多年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医研产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坚持创新,不断实践科研成果与临床疗效的互相转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院打造了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中医药科研团队,建设了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作为国家唯一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和应用领域,承担了相关科研项目百余项,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并率先在全国试点生产和运用,成功构建了一条现代中药产业技术链,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2013年,“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成果转化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国内中医药科研产业化发展的典范。
包容和谐,于斯为盛
伴随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病人满意、职工满意”的医院“满意文化”的建设,提升医院软实力,构建和谐医院。创新沟通模式,以“集体沟通”的方式,让全院职工参与管理,为发展和建设出点子想办法,形成了全院职工集思广益、共谋长远发展战略的格局。医院了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提升医院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每一个员工成为医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打造“病人满意、职工满意”的和谐医院,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加是所有医护人员不断践行的使命与责任!通过组织粉红丝带病等八个患者健康俱乐部,搭建医生与患者交流平台,集体疗法和心理疏导,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医院坚持推广传播中医文化,引导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义诊、医疗扶贫等多种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
仁和精诚,共创未来
以中医药特色专科为先导,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依托,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把医院建设成中医药特色显著、人才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云山珠水共辉映,南粤杏林别有天。在全国上下都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人正以“仁和精诚”的精神,传承岐黄薪火,心系百姓健康,筑梦、寻梦、圆梦,开启发展进取的新篇章。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