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李志铭:悬壶济世工笔墨,妙笔丹青绘精诚
#大医精诚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李志铭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李志铭
李志铭,1938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深圳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届人大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年至八旬的他是一位中医,也是一位沉浸在中国传统的诗词书画中的老者。
这位笔墨横姿的老者就是当代名医兼画家,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老中医,李志铭。
中医与书画结合
中国文化与中医是大道与小道的关系
李志铭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医离不开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对中医整体看法的问题。为什么名中医有这么样的特色?其实就是说中国文化是大道,中医就(是)在大道的基础下面一个小道,大道通了小道自然通。”
而启发李志铭苦练书画的,是一位博艺多才的清代著名医家——傅青主。
历史上的傅青主历来有“学海”的称誉,他工书善画,博极群籍,在经史子集、文学诗词、书法绘画、钟鼎文字、医学医术诸领域都有精深研究。
李志铭回忆:“当时我刚刚到中医药大学,在图书馆发现一本小本本,看到傅青主的介绍,傅青主不光是个妇科医生,男科也行,傅青主诗、傅青主书法,傅青主的画,还有傅青主是很有爱国精神的人。”
正是受了傅青主的影响,李志铭开始苦练书法、诗词和古代的文学,他认为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习中医的辨证很有好处。
医学之路转折
从雷公藤鉴定开始,进行风湿病研究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知不觉,李志铭在大学里渡过了6个寒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中医科。但1969年一个突然的事件,对李志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志铭回忆:“69年省里面得到一个消息,洪湖地区有一个老草医,用雷公藤(别名:断肠草)来治病,能够治好一些风湿病,但是也是死了几个人,省里面就组织一帮人要去进行鉴定。”
作为鉴定小组的成员之一,李志铭跟着队伍到洪湖地区住了半年,他在医院里跟病人、医生接触,还亲自上山采药,自己进行试验。
通过广泛的采访,李志铭发现,雷公藤在治疗风湿病方面“还是有前途的,能治好病但是副作用很大,超量甚至可以毒死人”。
于是李志铭就雷公藤的问题写信给全国风湿病专家张乃峥教授,得到张教授的回信:“他看了我的资料以后,他说这个药有前途,可以搞下去。”
就这样,从雷公藤的鉴定工作开始,李志铭进行了大半辈子的风湿病研究。
风湿病治疗经验
治疗风湿病应当从气论治
李志铭是我国最早研究风湿病的中医专家之一,也是我国抗风湿新药“雷公藤”研究有突出贡献者之一。在多年的风湿病研究中,李志铭总结提出了一些经验,他提出的“四结合疗法”、“从气论治痹症”等思想,不但理论上有创新,还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李志铭认为:“我自己体会就是调气来治疗,就是说西医说的免疫功能失调,就相当于中医的卫气失调,卫气就是保卫身体的卫,就是等于你的防御功能就削弱了,这个病就容易犯。我就悟出来就要(通过)补气、调气来提高病人正气,提高他的免疫调节功能,那么他对疾病的抵抗力就增强了,这样用扶正驱邪的方法结合起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运用“从气论治风湿病”的方法,很多病人能在李志铭的治疗下立起沉疴。
李志铭回忆起一个病例:“有个病人也是老病号,一直都在我这里治疗,后来有一段时间,有半年多没有吃中药,结果关节阵痛用很多药都控制不了,后来又回头来找到我,我说你那些药物是控制病情的,但是你自己的承受能力都没有了,(药物)怎么能够产生作用?所以要提高体质,要补他的气血,这样的话就给他用调理补气,调理脾胃的方法,一直到慢慢地减轻了,到现在这个病人还在,毕竟能够熬过来几十年,还是不简单。”
一位李志铭的风湿病病人感慨道:“李医生救了我两次性命……他是个德艺双馨的医生。”
大医精诚
以画言志,医画相应,悬壶济世,笔墨寄情
每每看到病人在自己的治疗下,一天比一天好转,李志铭的心里充满了感动。这些临症点滴常常成为他书画创作的灵感来源。
李志铭说:“我有八个字就是一生的宗旨,就是‘悬壶济世,笔墨寄情’。悬壶就是救死扶伤、救苍生,笔墨就是包括(用)文章、诗词书画来表达感情。”
李志铭博学多才,精通中国书画,创作过数百幅作品,热情歌颂白衣天使救死扶伤之美德。
杏林高手,丹青妙笔,李志铭集名医与画家于一身,以画言志,医画相应,他以一幅幅满怀感情的丹青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大医精诚。■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禤国维:医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周岱翰:去除肿瘤不等于根治,更具现实意义的路径是……
刘茂才:都说“心主神明”,我为什么说是“脑主神明”
蔡炳勤:中医,摒弃了手术就是丢掉了传统
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邱健行:熟读经典,把病人当老师,方能因时而变,立于不败
罗永佳:中医跟西医不是对抗的,要有开放的态度
谢国材:中医治疗肿瘤的法宝,一是辨证施治,二是中草药
刘和强:重剂起沉疴,有菩萨心肠才敢用霹雳手段
谢震强: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