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视频|熊曼琪: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是阳明燥热、瘀热互结,伤寒方可治之

视频|熊曼琪: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是阳明燥热、瘀热互结,伤寒方可治之

#大医精诚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熊曼琪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熊曼琪

熊曼琪,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筚路蓝缕

创立伤寒病区,《伤寒论》从学科回归临床

熊曼琪从事中医伤寒研究已56年。1984年,她与金匮的主任组建了一个综合病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将《伤寒论》从学科回归临床的示范基地。

上世纪80年代,中医经典《伤寒论》只是一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科,把晦涩难懂的古中医理论用于临床实践,熊曼琪走过了一条艰辛之路。

熊曼琪回忆:“内科的老师们说,你们这么想要病房,你们能管得起来吗?有重病人你们能够抢救吗?有点说得不好听,有的人说他们在看我们的笑话。”

师从一代伤寒名家刘赤选教授,年轻的熊曼琪认为,无论如何,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他(刘赤选教授)说伤寒论不只是一种理论性的指导,而且它本身就是属于临床的,所以他的书是写称《临症实用伤寒论》。那我觉得刘老讲得很对,我一定要争取到临床。”

为了把伤寒论用到临床上,熊曼琪跟金匮的主任一起写了一份报告,要求建立病房。几经周折,伤寒金匮病区终于在1984年成立。但是,刚成立的病房一切都是那么稚嫩,熊曼琪不敢有一分钟松懈。

熊曼琪回忆说:“当时我跟陈纪藩教授,我们两个就是逢单日我们(有一人)不离开学院,因为我们当时都在学院住,双日就另外一个不能够离开学院,总之病房有什么事情就叫我们去,所以当初真的是,大概因为下面医生们搞临床还是比较少,所以也经过一个非常艰苦的阶段。”

没有休息日,没有礼拜天,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熊曼琪慢慢掌握到了疾病的要点。

糖尿病治疗经验

阳明燥热,瘀热互结的病机

熊曼琪善于创新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常见病、多发病,力倡辨病分证是仲景学说的灵魂。她尤其擅长糖尿病的诊治,开创了泻热逐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熊曼琪说:“我们在临床观察到,有些糖尿病的病人,特别是早期的病人,都会有便秘。他就是没有大便的时候血糖就飙升了,好了,我的学生就用大黄给他一通便,他血糖就降下来了。”

用中药大黄通便有助于降血糖,但熊曼琪觉得,不能老是让病人天天吃大黄,她决定停一停,观察一下。

“一停他的血糖又飙上去了。后来我们也观察到,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病人)大多都会有口干多饮多食,大便干燥或者大便几天都不来的症状,那这个是我们说的阳明燥热所导致的。就是燥热灼伤了阴津,阴血不足,所以脉流就缓慢,就有瘀的存在。所以我们就认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机就是燥热和血瘀,或者说是瘀热互结。”

立足于阳明燥热,瘀热互结的中医病机特点,熊曼琪用伤寒方来治疗糖尿病。

“桃核承气汤就是伤寒论里面一个泻热逐瘀的一个代表方,在病机上是完全符合的。后来这个方我们附院制剂室做成了制剂,从那个时候用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而且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个方确实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所以这条方就是我们最早使用的一个伤寒方来治疗糖尿病的。”

在伤寒学的领域里,成功地搭建起一座从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熊曼琪认为,学中医,用中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她认为:“你要学好它,一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在实践中间不断地去认真地体会总结提高,很多东西也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说不出来的。”

大医精诚

立足实践,不忘师恩,视恩师为指路明灯

熊曼琪为广州中医学院首届本科大学生,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并师从于著名中医学家刘赤选教授,深得其传,因而具有坚实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刘赤选(1897-1979),广东顺德人,广东省名老中医、教授,著名温病学派医家。曾任广州中医学院伤寒、温病学教研组主任,内科教授以及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顾问等职。

刘赤选治学严谨,不尚浮夸,博采众长,勤于实践。敦品务实,不染薄俗,诊疾不分贵贱,向以救人为怀,医德有口皆碑,深受人们爱戴。在中医界和港、澳、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他经常鼓励学生和医生刻苦学习,手不释卷,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的高尚医德,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立足实践,不忘师恩,熊曼琪认为,大医精诚就是像自己的师傅一样。

谈起自己的老师刘赤选教授,熊曼琪说:“他(刘赤选教授)从来不虚夸,非常地实在,也很注重于实践。他的医德,他的人格,(他)真的是有口皆碑的老师。我就一直是在一个仰视的位置,把他作为我的榜样。感恩他给我树立一个大医精诚的榜样,我真的就是按照他指的这条路一直在走下去的。”■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禤国维:医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周岱翰:去除肿瘤不等于根治,更具现实意义的路径是……

刘茂才:都说“心主神明”,我为什么说是“脑主神明”

蔡炳勤:中医,摒弃了手术就是丢掉了传统

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邱健行:熟读经典,把病人当老师,方能因时而变,立于不败

罗永佳:中医跟西医不是对抗的,要有开放的态度

谢国材:中医治疗肿瘤的法宝,一是辨证施治,二是中草药

刘和强:重剂起沉疴,有菩萨心肠才敢用霹雳手段
谢震强: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
李志铭:悬壶济世工笔墨,妙笔丹青绘精诚
邱志楠:肺系疾病共同病机为“肺虚夹邪”,治疗应调平阴阳,驱邪扶正
罗陆一:中医思维,首先要学会辨识阴阳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