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聚焦区域联动,桂粤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聚焦区域联动,桂粤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11月3-5日,第一届桂粤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指导,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和广西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承办。桂粤两地中医院院长、中医药行业专家共150人出席会议,共同围绕两省中医药合作发展展开交流讨论。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
报告主题:中西医融合,建设现代化中医院典范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建设现代化中医院指明方向。广东省中医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构建一套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办院模式——以“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为理念,不断加强专科内涵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化中医院,首先中医必须强,中医水平站在前沿,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是建设现代化中医院的核心。同时,现代医学也要强,紧跟现代医学发展前沿,提升急危重疑难病解决能力,是现代化中医院首要提升的能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庞宇舟
报告主题:广西壮瑶医药发展概况与展望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医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庞宇舟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医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庞宇舟在主题报告中表示,由于壮族聚居地区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毒药和解毒药的应用更为广泛。善于用毒药治病,毒药本身在一定的量内,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良药,正所谓以毒攻毒。此外,壮族地区草木繁茂,四季长青,使壮医形成了喜欢使用生药的习惯。

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及医疗实践中,壮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疾病诊治经验,包括天人自然观、生理病理观和病因病机论的壮医理论渐渐形成,治疗和用药也别具特色。临床实践证明,壮医药对不少种类的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毛德文
报告主题:未来中医肝病学科的出路与趋势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毛德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念樵
报告主题:打造“精诚”文化品牌,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念樵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金世明
报告主题:信息时代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

广西中医药学会秘书长 黄波夫
报告主题:从周易卦象变化分析肿瘤发生发展

▲广西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黄波夫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 蓝韶清
报告主题:岭南中药材文化保护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

柳州市中医医院院长 杨建青
报告主题:柳州市中医医院创新发展之路

▲柳州市中医医院院长杨建青

南宁市中医院院长 岳进
报告主题:文化引领 建设如意医院

▲南宁市中医院院长岳进

佛山市三水中医院院长 余俊文
报告主题:中医药服务社群,三满意医院腾飞

▲佛山市三水中医院院长余俊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方显明
报告主题:岭南特色活血化瘀药的研发与思考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显明

会后,桂粤中医药发展研讨会代表团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观交流。

▲代表团参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文化长廊”、“治未病中心”

▲代表团参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影

报告嘉宾精彩观点,敬请关注广东中医药官微后期分享。■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