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贾平凹:准备些香烛花果,去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上坟
追热点,是一个文案的宿命,作为一个业余文案的我今天要在《乐在国学》的平台上追一下清明节。
这个缘起在于《朗读者》斯琴高娃老师朗读的《写给母亲》,当时声泪俱下的我,也想要读一遍此文,一是向高娃老师和贾平凹老师致敬,二是缅怀我已去的亲人,三是希望大家也能在清明节,祭奠一下祖先。
写给母亲 - 贾平凹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
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正文完
下周二就是清明了,我们是不是也向贾平凹老师一样,准备些香烛花果,去上坟呢?
在外地打拼的亲们,清明的这个三天假期,不妨回家去坟上奠祭一番。
买好香,烧纸,瓜果,酒水等,清明当天一早就去墓地,祭拜,供养祖先。
烧香,能够传达你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往往一把香的点起,他们也就来了。然后,可以直接用香的明火,再点燃烧纸,烧纸代表了祖先他们那个世界的货币。注意,这个烧纸也是有讲究的,材料是竹子的最好,这种竹片“纸钱”不但面值大,而且汇率高,100元的钞票我们还是喜欢美元不喜欢日元对不?所以咱们最好买竹片烧纸。
其实当我们在这个世界烧纸的时候,就相当于他们那个世界的“撒钱”,这可是撒钱呐,路过的鬼魂是会过来抢钱的。所以我们要在坟和烧纸的区域画一个圈,请祖先们来收钱,这样就会阻挡一些鬼魂来抢了。其实那些鬼魂也是蛮可怜的,因为没有供养,所以被称为“孤魂野鬼”嘛。我们不妨在旁边另起一堆来烧纸,也画个圈,来供养他们。大家各收各的钱,排排坐,吃果果。
烧完了,磕磕头,求求祖先保佑。
如果你分的清方向,也会调风水的话,可以在祖先的坟调一下。我们也不多打扰祖先,就在坟的东北挖个坑,埋几瓶酒吧。贵州的茅台啦,82年的拉菲啦,都可以。
为什么调东北呢?东北代表后代的生发之力啊,同时也代表财源滚滚吆!
还是有很多人由于时间所迫不能回家,或是没时间去墓地上坟怎么办?在这里还是有一个弥补的方法的,这个方法相信大家也常见。
就是夜晚在十字路口烧纸,给祖先送钱。
其中有两个细节大家要注意下,在路口烧纸就不是清明当天啦,而是前一天的晚上,21-23点之间把纸烧完。这是一天里最后一个时辰亥时,也是阴最重的时间,这个时候“撒钱”,他们容易收到(也就是说平时夜里尽量少在外面走动)。
第二个要注意选路口的西南角落烧纸供养,为啥西南?自己思考去。
在路口就不用瓜果酒水了,但香和纸是一定要有的,也是分两个圈。
这几天大家也要多念念经,持持咒,多多回向给他们。《地藏经》,《阿弥陀经》,还有我们都熟悉的《药师经》,都可以抽时间来念诵。最简单的,嘴里反复念着“阿弥陀佛”也有殊胜功德。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弄的自己比谁都忙。但大家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咱们的爹有娘啊,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家,从现在做起,好好的爱他们,好好的伺候他们,好好的哄哄她们。
今天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感触,启发和一些实际执行,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乐在国学》的一点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