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白露 | 多事之秋,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白露 | "多事之秋",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已经来了,进入白露节气,天气转凉,天气干燥,气温变化多端,很多感冒、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患者急剧增加。这是感冒和一些“老毛病”的高发期,想要度过“多事之秋”,这些事情一定不要做!

不要贪凉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溃疡患者更易复发,因此这个时节应格外注意调理脾胃。 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患有溃疡类疾病的人,应及早治疗。可考虑半夏泻心汤或小建中汤加石膏加半夏等化裁的方剂。

半夏泻心汤原方:
半夏半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平素脾胃虚寒的患者,可考虑经方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化裁自《伤寒论》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
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625g:
红参30g 干姜30g 炒白术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制附子15g(先煎90分钟)

②根据一两等于5g :
红参10g 干姜10g 炒白术10g 炙甘草10g 生地30g 制附子5g(先煎90分钟)

不要过燥

秋季气候日渐干燥,会使人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有些人还会出现毛发脱落增多,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多喝喝补津液药膳:

四物乌骨鸡--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乌骨鸡半只、生姜3片,加水适量炖熟,再加入葱白数段后食用。

补津液的经方汤药,要从根本上恢复脾肾功能。

可以阶段性的用四物汤合四逆汤,单纯用四物汤容易出现滋腻碍胃情况。

如果侧重在强心,可加大当归用量,如果侧重入脑、改善入睡可加大川芎用量,如果侧重在养肝血,可加大白芍用量,如果单纯侧重补津液,可以重用生地。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625g:
当归60g 生地90g 川芎60g 白芍60g 干姜45g 炙甘草30g 附子30g(先煎90分钟)

②根据一两等于5g :
当归20g 生地30g 川芎20g 白芍20g 干姜15g 炙甘草10g 附子10g(先煎90分钟)

不要乱补

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进补并非“乱补”。

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并不一定能起到滋补的作用,反而容易滋腻不消化,加重脾胃负担。

只要脾胃运化功能在,粗茶淡饭一样能转化成水谷精微,转化成身体可以利用的能量;相反,如果脾胃运化功能差,吃再多的补品,也不可能很好的转化成身体可以利用的能量。

想要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平时可以坚持服用健脾养胃的粥品,比如著名的四神汤。
四神汤由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组成,可以起到健脾宁心之效。熬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糯米、大米等。

另外,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让中焦运转,可考虑经方——小建中汤
原方剂量:
桂枝三两,白芍六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推荐用法:小建中汤合四逆汤: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625g:
桂枝45g 白芍90g 生姜45g 大枣12枚,炙甘草30g,生麦芽60g

②根据一两等于5g :
桂枝15g 白芍30g 生姜15g 大枣4枚,炙甘草10g,生麦芽20g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须遵医嘱。

熬服方法
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熬药过程中如果水少了,可以加入热水煎煮。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你今天穿秋裤了吗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