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查吗?
我国历史上有过一段缺衣少食的阶段,所以“缺乏营养”的心理阴影笼罩着好几代人。
尤其是孩子,总怕孩子缺乏营养,长不高,长不壮,身体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健康,怎么才能检查孩子是不是缺乏营养呢?
随着医疗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宣传,我们知道了微量元素检查。
但是微量元素检查,真的能检查出孩子的身体情况吗?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
所有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所显示的结果,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通过综合的判断,才能明确孩子是否营养缺乏并需要治疗。
那么要知道孩子的营养与身体健康状况,中医是怎么实现呢?
中医的怎么看?
西医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查的东西越来越细,越来越微观。
在这一点上,中医天然跟西医做出了分别——中医是以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看待自然,看待世界的。
放到微量元素检查这件事上,中医只需要三个字:脾统血。
所谓“统”有统摄,统管之意,脾的功能就像三军统帅,掌管军队的数量和每一个士兵,裁撤老弱病残,同时招募训练新兵。期间出了问题,都是这个统帅的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血液出了任何问题,都是脾胃出了问题的反映。
所以只依据血液检查来判断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程度,就是“舍本逐末”:
舍的是脾胃功能:忽略了脾胃掌管血液质量的根本事实;
逐的是血液质量:只看重血液本身。
脾胃功能差,除了表现在血液质量上,还有啥表现?
脾胃差的三个表现
我们不能只关注数据,要关注孩子本身。
脾胃功能差,孩子一定会有所表现。
典型的有以下这些,来看看孩子有没有:
① 手掌大鱼际处发青
在手掌上,大鱼际的位置代表八卦中的艮卦,主脾胃。
如果这个部位发青,就说明有脾胃虚寒的现象。
② 挑食,食欲差,大便稀,肚子痛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在脾足太阴之脉里提到:
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心下急痛,溏瘕泄…
也就是说,如果脾出了问题,就会影响食欲,吃不下,胃痛,大便不成形。
③一个人吃掉全家的饭量,肚子大,便秘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在胃足阳明之脉里提到:…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就是一直吃,吃的很多,吃过不久之后又饿了。。
这里说的热,是虚热;是因为真寒才有的虚热,所以本质上还是脾胃虚寒引起的。
你能为孩子做的其实很多
腹泻、便秘怎么办?
最温暖的是粑粑麻麻的手哦~
粑粑麻麻可以先把自己手搓热,然后顺时针给孩子揉肚子,温了就再搓热,循环往复,一般轻微的腹泻即可止住。
还有一个小秘方——苹果水
先将苹果洗净去皮,然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当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熬制15分钟。
苹果水对便秘和腹泻都有效,可谓双向调节的神器~
其实,想要孩子营养均衡又健康,从根本上恢复脾胃功能才是关键。
恢复脾胃功能和津液水平,需要三大金刚三管齐下: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大米汤!
一般建议附子理中丸1丸+金匮肾气丸2丸,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关于大米汤的一切,都在这里:一碗米汤竟是人参汤!最便宜的补品!
经方显神威
在整体恢复脾胃功能时,我们选择阶段性使用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化裁自《伤寒论》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参考用法: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625g:
红参30g 干姜45g 炒白术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石膏30g 附子30g(先煎90分钟)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红参6g 干姜9g 炒白术6g 炙甘草6g 生地18g 石膏6g 附子6g(先煎90分钟)
方剂解析:
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红参把外周的气血收敛到脾胃中参与消化吸收的工作,干姜温中,炒白术祛湿,炙甘草保水保津液,附子振奋身体机能。
加入石膏可以帮助清胃中的虚热,生地则可以帮助补充津液。
此方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慎用!!具体应用一定要咨询经方医生!
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微量元素检查不重要也不必要,只要脾胃功能恢复了,血液的质量肯定会杠杠的,经得起一切检查~
希望大家学习中医,实践经方,在家人生病的时候,可以大显身手!
你用过苹果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