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药成肝损伤首要原因?不白之冤何时能休!

中药成肝损伤首要原因?不白之冤何时能休!

前段时间,医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消化疾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关于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研究统计,造成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草药和保健品占比为26.81%,其他10类西药共占73.19%。

由于西药疗效单一,所以出于研究需要将西药分类统计,可有些人却混淆视听,把中药说成导致国人肝损伤的首要因素!

中医黑们顿时就按捺不住了,纷纷打着辟谣的名义说,原来中药才最毒!

想想国内中医药现状:中医教育匮乏,西医开中药情况严重,再加上鱼龙混杂的保健品市场,肝损伤也才是西药的三分之一。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一说起药物损害、用药不规范就把脏水往中医药身上泼,中医药的蒙受不白之冤何时能休!

1

前几天,万众瞩目的中医电视剧《老中医》开播。

第一集男主角翁泉海就因为一个“医疗事故”惹上人命官司,被送上了法庭。

可罪魁祸首并不是翁泉海开的药方。翁泉海开方的时候特意嘱咐过家属,不能同时服其他的方子。

而病人家属没有遵医嘱,让病人同时喝了两个医生开的药,违背了配伍禁忌!

这能怪谁,难道该怪中医,怪中药吗?

每年因为西药用药不当,有几十万人丧命;

西药那么多禁忌,因为同时吃几种药死了那么多人,现在反过来又用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攻击中医?

只许他西药治死那么多人,然后用一句过敏、配伍禁忌、脏器衰竭就轻轻揭过去;

不懂中医乱开药乱吃药,出现了不良后果就成了中药有毒?(详情戳:“马兜铃酸致肝癌”引热议 | 中药有“毒”!?)

还有没有道理可言!

2

中药为什么被西医诟病有毒?因为中医用药西医根本不懂!

人为什么会生病?因为身体平衡出现了问题,就像天平失衡了,出现了某种偏性,因而产生诸多症状。

而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正在于它具有某种偏性,能够以药性之偏纠人体之偏。

如此才能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调节气血紊乱,最终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例如,一个人脾胃虚寒,大方向上用温热的药治疗,这个“温热”就是药的偏性。

比如生姜辛辣,它的“辛辣”就是它的偏性;
大枣甘甜,“甘甜”也一样是它的偏性。

用对了方向,就是治病的药;
用的不对,补药也变毒药!

在中医里,有几个著名的“毒药”,但用到合适的人身上,却完全不会出现“毒”的反应!

比如细辛,细辛主要起到破寒的作用,临床上,当一个人的症状完全符合细辛的症候时,喝细辛不会有舌头麻的感觉。

严重的小青龙汤证患者,包括一些类风湿患者,常年有寒湿郁在关节处,用细辛后没有舌头麻的感觉;

还包括常年发低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细辛用下去也没有舌尖麻的感觉,这就说明病一定重,也说明用细辛是对的。

又比如附子,很多人都“谈附子色变”,但是如果弄明白附子是作如何发挥作用的,就不会纠结在这个地方了:

附子本身有通经脉的作用,如果这时候津液跟不上,很容易造成头晕、身体发麻等不适感。

就好比是河渠原先是堵的,但是现在通开了,水就会显得非常少了。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所谓的附子反应,其实只是通经脉的过程中,津液相对不足,而出现的身体反应。

再比如砒霜,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味剧毒的药,然而临床上却有不少用砒霜治愈白血病的例子。

而现代医学也证实了,三氧化二砷(砒霜)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其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患者最好。

西医把这些药拿去检测,通通具有很大的“毒性”,但这只是药物的“偏性”!

身体的偏性越大,就越需要偏性大的药物来纠正。

什么偏性也没有,完全安全,什么人都能吃,那还是药吗?那是仙丹!

3

现代以来,就一直用西方医学的思维去要求中医。

可中医不是西医用药的补充,更不是西医的附庸。

中医有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体系,有几千年实践的证明,难道治好的那些患者,那些活生生的例子都不作数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现代科学提出的说法。

而中医早就被实践验证,只要用对药,比西药副作用小的多,效如桴鼓,却没有得到肯定!

我们从不是黑西医,中西医各有所长。

只是气不过,中医被当做末学,总是蒙受不白之冤,总是得不到应有重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