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新生儿黄疸必须照蓝光?别被忽悠了!茯苓妈妈教你轻松治愈~

新生儿黄疸必须照蓝光?别被忽悠了!茯苓妈妈教你轻松治愈~
转自公众号:茯苓妈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NzI5MTM3NA==&mid=2247484889&idx=1&sn=728d38efd8516929d360ea7696a9a721

01
“太可怕了,看了这部剧,不敢生孩子了!”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这句话刷屏了,就是热播剧《亲爱的小孩》,大家看了吗? 妻子方一诺刚拼死生下了孩子,丈夫就急着把胎盘拿给自己的妈妈。

偷偷拿了胎盘能做什么? 婆婆要把胎盘炖了,做成馄饨给小儿子补身体,看得我是一阵头皮发麻。 方一诺好不容易把孩子生出来,又要面对兵荒马乱的新手妈妈月子期。 尤其是小宝宝黄疸这段,太磨人了!
看到女儿在蓝光箱子里被蒙着眼睛、绑着手脚不停地哭,方一诺的心都碎了。 那么多孩子躺在一个个小小的封闭箱里,挤在一个房间,哭得撕心裂肺。
她想给女儿办理住单间,但医院没有,也不让大人探视。 当老公劝方一诺先回去,孩子照3天就可以回家了的时候,她哭着说: “3天就是72个小时啊,她要自己躺在那里这么久,怎么能行呢?” 真是看得我直揪心,只有真正当过妈的人才懂那种心情吧。 事关孩子,别说是3天,就是3个小时,当妈的也是煎熬地不行。 这样的剧情不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你的孩子有没有出现过黄疸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02 其实黄疸问题非常常见,大部分新生儿出生时都会出现。 医药里最用的就是推荐照蓝光,喝茵栀黄口服液。 但这两种方法我都不推荐,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孩子本身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他需要有人陪伴,毕竟之前一直没跟妈妈分开过啊。 这个时候被关在小小的空间里面照蓝光,旁边是同样哇哇大哭的小孩,挥着小手找不到妈妈。

一方面治标不治本,另外一方面很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没啥好处。 更不建议医院常给孩子使用茵栀黄口服液 因为茵栀黄口服液是直接给孩子使用的,这个药寒性非常大,伤脾胃。 咱们看一下它的成分就明白了,由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等组成,这些都是偏凉性的成分。 很多宝妈反馈孩子用完茵栀黄口服液之后会出现拉肚子,精神状态变差,不爱吃奶等情况,就是因为损伤了脾胃。 小孩子刚出生,是稚阳之体,就是说像小火苗一样,很娇嫩,身体脾胃功能非常弱,要特别注意保护。

接下来说一下我在临床上的治疗思路。 作为一名临床多年的经方中医,其实我已经无数次的用过这种方式,最终都是妈妈吃药,妈妈和宝宝都受益。 曾有一位二胎妈妈,在二宝出生时,黄疸13.4,医生嘱咐随时监测,并且开了双歧杆菌。 但是20多天过去了,黄疸依旧没有消失,二宝的面部依旧很黄。 医院说,如果黄疸达到15,就要留院照蓝光了。 当时她关注守正学堂已经一年多了,于是向我求助。 因为她不想把小小的孩子单独留在医院里,忍受这种分离的煎熬。 在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之后,我给她开了降黄疸的方子——【茵陈蒿汤】 这个方剂就三味药——茵陈,栀子,大黄,看着特别不起眼,可是对付黄疸非常有效。

妈妈服用后,宝宝很快出现排便排尿增多的情况,脸上的黄色一天天变白,很快就把孩子的黄疸退下去了。 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直在妈妈身边,能吃到甜甜的奶水,安心的睡觉觉~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宝宝适不适合用这个方剂,可以私聊我判断一下情况。
03 还有一位宝妈,她的经历也很有借鉴意义。 她是在跟着守正公众号的文章学习时,意外怀了二胎。 她因为在怀老大的时候,身体素质不好,差点早产,医生说怀二胎的可能性很小了。 没想到跟着守正堂学中医,竟然成功怀了二胎,而且整个孕期,身体都特别好。
小女儿出生的时候有黄疸,婆婆说带去医院看看,被她拒绝了,直接来找了咱们守正。 因为她知道中医可以用【茵陈蒿汤】轻松治愈黄疸,妈妈喝汤药就可以,孩子也不用遭罪。 后来,这位妈妈一直是咱们守正的忠实粉丝,她的宝宝也成长的特别健康。 茯苓妈妈真的感到特别欣慰,我一直都觉得只有我自己努力是不够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我会拼劲全力去帮助妈妈和孩子们。 但我更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有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 不需要你医术多高超,只要多一些生活健康理念和日常疾病应对措施就够了。
这样才不会导致病急乱投医,才不会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乱了阵脚。 虽说已经从医多年,但每每看到小小的孩子生病啼哭的样子,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所以当我看到这位宝妈用正确的中医知识救了孩子的时候,我内心的喜悦以及感动之情,是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 我真的特别特别希望你们都能懂中医,用中医,信中医。 不为别的,就单单为了自己和亲人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相守一生。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想要的幸福,与大家共勉~ 特别提醒一下,咱们文章里讲的所有方剂和治疗方法,不是直接拿去就能套用的。 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具体辨证施治,大家一定不要擅自去用药。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