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南怀瑾妙趣解《西游》(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书)

南怀瑾妙趣解《西游》(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书)

用一个譬喻来说,“心”好像一个盘子,“意”好像盘子里一颗圆珠。

“知性”好像盘子和珠子放射的光芒,內照自身,外照外物。但这整盘,又装在一个血肉所制造的皮袋里,那就是人身。

但要知道,这只是勉强的譬喻而已,并非事实的真相。

在中国小说中,古人早已有很趣味的譬喻,那就是《西游记》的四五个人物,作者把心身意识演化成小说,将心猿意马,化出代表“心”的孙猴子。

代表意气的是一匹龙马。

猪八戒代表了人的大欲,特別喜欢男女饮食。

一个晦气色的沙僧,代表没有主见的情绪,只能挑着行李,担起这个皮囊跟着猴子、猪八戒跑。

那代表整个完整的心身生命的,便是唐僧。

从表面看来,他是世界上最老实的笨人、善人、好人,虽然一路上他所遭遇到的,处处是艰难险阻,都是妖魔鬼怪,而在这三四个鬼精灵伴随下,走完一段人生的道路,但由于他的“诚意、正心、修身”,所以他成功了!

那么为什么要“系念”?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

那只猴子就象征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念。

一个筋斗云就翻过了十万八千里;一会上天,一会下地;打了龙宫,又大闹天宫。我们的心念不正是如此?

总而言之,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乱七八糟,没有什么不想的。好讨厌啊!

打坐起来,它就捣蛋。你要静,它偏动,真是麻烦!

不过话说回来,唐僧取经主要还就靠这只猴子护驾,才大功告成呢。

他虽然不听话,调皮捣蛋,可是既能收妖又能降魔,本事大得很噢!

我们这第六意识的心念也是一样,虽然它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乱想一通,可是你们看,什么电影、电视、电子、电脑,乃至于人造卫星、太空飞船等等,不都是想出来的?

要成佛作祖,得道证果,关键还是在它。

你们都知道这只孙猴子又叫“孙悟空”,为什么叫他“孙悟空”?

《西游记》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书哦!

现在告诉你们,这是一本哄大人的书,因为大人们都没看懂,都以为它是神怪故事。

其实它是一本道书,许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里,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是随便叫的。

你看,“悟空”就是悟了空性,道理上明心见性了,然后还要老老实实修持,所以孙“悟空”又叫孙“行者”,乖乖的随着唐僧,一步一步的往西天行去。

路途的坎坷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最要命的是他那难改的猴性,也是就是所谓的“余习难除”,一发脾气,就不干了,跑回老家去,和猴子猴孙们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碰到这么一个神通广大,又猴性难驯的齐天大圣,怎么办?哈!

没关系,有“紧箍咒”,咒子一念,老孙就只好乖乖的又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这段千辛万苦的道路。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系念法”,用“紧箍咒”把猴子拴住。

《西游记》就讲孙悟空和牛魔王是拜把兄弟,这两个没有结过冤,只是牛魔王的太太跟孙悟空是死对头。

两兄弟被太太挑拨变了冤家,可是悟空跟牛魔王没有变成仇敌。

悟空是第六意识,心就像猴子,翻天覆地。那个马是龙马,心猿意马。

第七识是沙僧,专挑行李的,是那个“我”,我们的“我”背着自己这个身体,跟孙悟空最好也是最坏的。

猪八戒是情绪、情感,喜欢乱七八糟,喜欢男女关系,喜欢吃,吃得肚子大大的。

所以《西游记》是写整个修持,九九八十一难,修行每一个魔障都过关才能成佛。

牛就是脾气非常犟。禅宗与道家跟牛最有关系,小说上骂修道的道士叫牛鼻子老道,因为老子骑青牛,我们的心性个性变不了,就是一条牛。

所以禅宗有个《牧牛图》,把这一条牛管好,你才能成道。

所以牛魔王跟孙悟空两个是对立的,这是以小说来讲。

禅宗祖师讲牛的故事非常多了,要把一条牛驯服你才能得定。

至于牛魔王的太太那真厉害,叫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生的孩子叫红孩儿,后来观世音菩萨把他收了,做观音菩萨的侍者。

红孩儿脚踏风火轮,手拿火焰枪,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厉害,就代表心意识的拙火起来了。

现在大家考据《西游记》,讲铁扇公主管的地方在新疆过去一点,那个地方有个火焰山,是很热。

孙悟空带师父过不了火焰山,因为铁扇公主在这里,不让过去。

铁扇公主的法宝是一把扇子,这个扇子这样一扇,这个火焰山变成清凉世界;翻过来一扇都是火,谁也过不了,所有罗汉神仙都不能过这个关。

她这把扇子打开一摇,整个宇宙都起火了。

一收放在嘴巴牙齿缝里。女人这个嘴巴就是这把扇子,这么一扇就清凉,那么一扇,你男人就完蛋。

孙悟空最怕铁扇公主了,碰到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嫂子,你扇子不要扇我!

猴子一身都是毛,火一扇毛烧光了,他就拼命跑。

只有找观音菩萨,先把她的儿子收了,然后收了铁扇公主。

这把扇子,孙悟空想偷也偷不了。有一次被孙悟空偷来了,反而扇得火更大了,赶快丢掉

所以《西游记》这个小说写的都是工夫的路线,很有意思。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