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不要再让我“多喝热水了”,有更好的方法!【精选】
【导读】
现实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姨妈痛、肚子痛、感冒发烧时,被朋友或者另一半劝一句“多喝热水”的情况。“多喝热水”已然成为了大家心目中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
小编在想,明明有更好的方法解决,为啥非得“多喝热水”,还不解决问题呢~
多喝热水成为一个梗~
“老公,我来大姨妈了!”
“多喝点热水。
”“老公,我胃疼!”
“多喝点热水。”
“老公,我感冒了!”“多喝点热水。
”“我们离婚吧,你不适合我”。
“不要啊!我会心痛的!”
“那你特么的多喝热水啊!”
就是万能的“多喝热水”,有讽刺的意思。
不要再当只会让妹子多喝热水的老公了,小编奉上真正实用的解决办法,好老公要花点小心思哦~
来大姨妈痛的死去活来!
叮嘱她:大姨妈期间严禁寒凉食物,例如螃蟹、西瓜、冷饮、啤酒等。
冰淇淋、冰过的酸奶、水果神马的,当然也是不行的啊!
也不能剧烈活动,尽量不要熬夜,注意保暖。
1、艾灸 每次15min
主穴位:关元穴
取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四横指处),培元固本。
配穴:神阙穴
取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恢复脾胃功能。
2、酒精棉球塞耳朵,不要不信哦。
3、好好喝中药
长期痛经,说明宫寒严重。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之后,身体内代谢出的废物不能被及时清理,从而沉积下来,轻则痛经,经血颜色深且少,经血块状物多,重则引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甚至子宫癌,卵巢癌等各种恶性肿瘤。
推荐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方剂量: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
参考剂量:当归60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通草15g 桂枝45g 细辛15g 生姜60g 吴茱萸30g 大枣12枚 一剂
胃痛
叮嘱她:平时一定多喝粥!多喝粥!多喝粥!尤其大米粥。
①胃肠穴
定位:(手掌内)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胃肠饱胀。
方法:点按或者斜刺0.8-1寸。
②如果有胃炎的情况
考虑经方——半夏泻心汤
原方剂量: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推荐剂量:半夏45g 黄芩45g 黄连15g 干姜45g 红参30g 炙甘草20g 大枣12枚
③小腹痛,按压能缓解
考虑经方——小建中汤
原方剂量:桂枝三两,白芍六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推荐用法:小建中汤合四逆汤:桂枝45g 白芍90g 生姜45g 大枣12枚,炙甘草30g,生麦芽60g,干姜60g ,附子30g,生地75g(以上具体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经方医生的指导下)
④胃容易反酸,嘈杂不舒
推荐:小柴胡颗粒一次4-6袋。
感冒
叮嘱她:不要乱吃西药哦!
①备好感冒基础方
近2000年以前的古人可以让感冒等疾病“覆杯即愈”,源自他们对中医药体系的熟练应用,如下是由经方化裁而来的感冒基础方,可根据具体症状抓药。
基础方: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干姜60g 附子20g
以下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加麦冬45g 五味子20g
2.黄鼻涕:加黄芩45g
3.黄痰:加瓜蒌30g
4.白痰:加半夏15g
5.偏头疼:加柴胡30g 黄芩45g 川芎45g
熬药方法:
全部药材(包括附子)放到一起,尽量冷水泡半个小时。
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喝之前热透。
②应对咳嗽的冲泡方法
1、嗓子痒咳:麦冬9g 五味子6g 炙甘草3g 生姜两片 热水冲泡代茶饮
2、咳有白痰:半夏9g 细辛3g 五味子6g 炙甘草3g 生姜两片 热水冲泡代茶饮
3、咳有黄痰:麦冬9g 五味子3g 栝蒌实6g 炙甘草3g 生姜两片 热水冲泡代茶饮
来大姨妈?胃痛?感冒?!终于不喝热水了~~哈哈~备好以上这些利器~轻轻松松hoid住自己的另一半哦~
当然,该喝热水还得喝~最好喝点大米汁哦~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想走近经方的世界,优酷视频《小道经方》等你来学习~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