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鼻炎属于肺病,为什么可以从脾胃论治?

鼻炎属于肺病,为什么可以从脾胃论治?
讲理之前,先分享一个医案:今年秋天,有一个小朋友鼻炎犯了,非常难受,于是宝宝妈就通过微信问诊,当时感觉应该是小柴胡汤或者葛根汤之类的,但是不能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建议面诊之后再说。后来,面诊把脉之后发现,原来并不是因为肺气不宣导致的鼻炎,而是另有其因,在患者的右关部位发现了浮滑脉,是一个典型的中焦有湿热,脾胃枢机不利的情形。鉴于有口苦之类的症状,还有失眠的情形,就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服用后效果非常好,十天左右就解决了困扰很久的鼻炎问题。

鼻炎不适鼻炎为什么会通过调理脾胃治愈?
关于五官从脾胃论治的理论,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人提出来了,但是内经并没有把这些具体到操作层面,所以到了李东垣手上,开始整理典故,并设立了一系列的方剂,治疗很多耳鼻喉等头面疾病的方剂。
他说:“《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其实,人摄入的水谷精微,都是经过脾向身体各个部位分散的,肠胃是贮藏水谷精微的海,是源头,而经络则是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交通路线,九窍则是这些水谷精微往外发散的出口。

古人死了为什么用九窍塞?
九窍其实也跟五脏相对应,比如肝对应目,耳朵对应肾,鼻子对应肺,口对应脾,舌头对应心,但是为什么这些空窍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治疗脾胃达到治疗的效果呢?因为,没有胃气五脏之气也没有动力,也没有源头了。
所以李东垣解释上窍出现问题,还深入解答了。
“经云: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脾为太阴,也叫作至阴,所谓的至阴就是阴之极限,阴至极限则是阳之开端。另外,胃是阳,可以行清气向上,跟现代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认识不一样。清阳上升,自然就会开发九窍,这跟九窍按照五脏论治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但是疗效不可忽略。
基于这个理论,李东垣开发了一系列的治疗九窍的药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益气聪明汤,这个方剂在治疗眼睛、耳朵疾病的临床上运用很广泛。

升麻如何升清降浊?
李东垣的代表方剂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不仅仅是一个方,而是整个治病的思维所在,李东垣在解释补中益气汤时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历观李东垣的方剂,用风药、柴胡、升麻者不在少数,可以预见,这些药是打开李东垣治疗方法的钥匙所在,其中升麻为诸药最常用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