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古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上次,我们探究了古代辟谷术,其实在汉代几乎全民养生,很多人的梦想就是成为仙人,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到底能否长寿?
《黄帝内经》开篇就介绍了黄帝,大人物出场一般都来来一段音乐或者一些慢动作,《上古天真论》首先把黄帝的来头介绍了,然后粉墨登场,开始问岐伯了。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于是,问天师岐伯说,我听说上古的人,都能活百余岁,而且走路与坐起不衰。其中一个“作”很重要,所谓的“作”就是从座位上站起来,这种动作是很有难度的,尽管是现代的年轻人只有稍微有点贫血,坐着猛一下站起来都会头晕,更别说是“不衰”了。古人活了一百岁,还能正常的做上下蹲,很了不起!
但是现在的人呢,还没有五十岁动作就开始衰退了,头发斑白。这个是因为时势变了呢,还是人自己失去了这些健康呢?
读这段话,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古人到底能活多少岁,在那个没有B超,没有CT,更没有放疗、化疗的年代,人到底是怎么样达到长寿的?
古人能活多少岁
据有关资料记载,活的最长的据说是上古的彭祖,一直活了八百岁。但这毕竟是传说,不太可信。
那么我们再看看后来的记载,《永泰县志》记载,永泰山区有位名叫陈俊的老人生于公元881年,死于公元1324年,享年443年,算是有记载的活的非常长的人。
但是,这些毕竟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人物,我们可以看看实际生活中一些很会养生的人活的岁数。
比如圣人,这个可是有文可稽的,活了72岁。
比如那位提倡修仙的汉武帝活了70岁。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样活到那么大岁数的。
长寿第一个途径:吃仙丹。
一听见仙丹,小学生脑子里肯定会好奇,这是什么东东。
学过数理化的初中生,他会说肯定封建迷信,其实仙丹就是一些重金属化合物。
到了大学生眼中,那就更不得了了,毕竟还是要研究研究,带着怀疑的眼光研究一下。
根据这些认识的变化,我们可以肯定人民对仙丹的认识唯一不变的就是随着年龄的变化,阅历和知识的积累,他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采访一下专家了。
毕竟,专家的话才是最靠谱的嘛。
什么?现在还有炼仙丹的专家?
当然不是,我们要采访古代的仙丹专家。第一个是葛洪先生。
是那位“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就可以治疗疟疾病的葛洪么?
没错,就是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哦,记错了,是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奖。葛洪可惜死的早了,诺奖从来不颁发给已经去世的科学家的。
从诺贝尔奖这个事上来看,葛洪算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那葛洪到底对炼丹怎么看的呢?
其实在《抱朴子》的论述中有内丹,有外丹,内丹就是所谓的练气,顺其自然。
“是以真人但令学其道引以延年,法其食气以绝穀,不学其土蛰与天飞也”,要效法乌龟、鹤的生活方式,自然就能延年了,但并不是效法他们,能够潜到水里,飞上天上,其实《抱朴子》算是道家的代表作,中心思想郭象解逍遥游时说的:“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人要怡然自得,无所挂碍,就自然能长寿了。
那么外丹是什么呢?
有人说,那就是一些有毒物质结合在一起的药丸子吧。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无从考证,那么我们考证一下,到底有什么用?
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回到宋代。
宋代有一个医生很牛逼,名叫窦柴,号称天下第一。
这个人到底有多牛呢,我们先读一读《扁鹊心书》的序言,你就知道了。
“《灵》、《素》为医家正传,后世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师《内经》,惟采本草诸书,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
张仲景,被现代人尊称为医中之圣;王淑和,也算是晋代的太医令,卫生部部长,注意哟,中国古代是学而优则仕的,所以卫生部长的学术和医术都是最牛的;孙思邈,被尊为药中之王,这些在窦柴看来都是“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意思是说你们这群人看看小儿科可以,至于其他危重病就别想治了。
在窦柴看来,张仲景、华佗、王淑和这班人只适合在普通门诊看看感冒,看看脾胃病,至于说急诊科、肿瘤科,坐诊的资格都没有。所以窦柴又自称“扁鹊第二”。
那么这位牛人是怎样评价丹药的呢?
《扁鹊心书》记载: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所谓保命,艾灸是第一位的,扁鹊心书里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明艾灸的好处。
“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我就不多做解说了,时下艾灸非常流行,大家可以一试,不过艾灸不得法多出现阴虚亢奋,此处省略几千个字!
至于丹药,窦柴自己就作了实验,作者五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经常灸关元,还服用保命丹、延寿丹。活到63岁还身体健朗。
他说的保命第三法,附子,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派别,他们以用附子成名,且占据了中医界半壁江山,人人言自己会用附子治危急重症。
所以,金丹其实也是不错的。
那么我们举一个例子,什么是金丹呢?
比如天王补心丹,专门治疗心肾阴虚证产生的心神不宁,而这些人一般都是知识分子,传说“昔志公和尚日夜讲经。邓天王悯其劳,锡以此方。”这种丹就非常适合现在的知识分子服用,因为知识分子用脑过度就很容易出现天王补心丹出现的情况。
长寿第二条途径:养生
讲完了丹,我们再看看孔老夫子是怎样养生的!
《论语》中记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吃的越精越好,细嚼慢咽才是王道,烤肉切的越细越好。想不到,孔夫子也那么浪漫吧,会吃“韩国”烤肉!
食而馁而肉败,不食。
吃了东西反而觉得更饿了(真有这种东西哟,小时候就吃过),肉已经变质了,都不吃。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长得不好看,不吃。味道不好,不吃,看来孔夫子肯定不吃臭豆腐。
失饪不食。
烹饪不得法,不吃。
不时不食。
反季节作物,不吃。
割不正不食。
食物切得不好看,不吃。
不得其酱不食。
没有好的酱料,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前面已经说了,气就是大米,孔夫子吃肉一定会就着大米吃,大米的量一定不会超过肉。现代人只吃肉,不吃米饭,是要被孔夫子骂的哟!
惟酒无量,不及乱。
孔夫子喝酒,没有什么限制,可以看出孔老夫子海量呀,那怪夫子气量那么大!要想当圣人,酒量不行,NOWAY!
沽酒,市脯不食。
刚买的酒,从市集买回的肉干,不吃!
不撤姜食。
只要有姜的食物,从来都是孔夫子的最爱!
不多食。
不暴饮暴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祀用的肉,当天用完当天吃。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一般这种肉不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不吃!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就吃饭,不要说话!睡觉就睡觉,不说话!只有一直专注,没有更专注,这才是长寿的法宝!
看看这些,才知道,原来要长寿,很难!对于吃货来说,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