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怕冷,又出汗,这是种什么病?

怕冷,又出汗,这是种什么病?

#伤寒悟读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怕冷的原因,那就是阳虚,而出汗的原因就是阳气旺盛,那么如果出现了矛盾的话,怎么办呢?比如我们知道的典型的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两个是完全相反的。 桂枝汤证之中,最重要的两个点就是一边怕风,一边还出汗,所以我们根据这些症状来说,一个人怕风,约等于怕冷,虽然与怕冷有区别,但是不大。怕风的原因是这个人体内寒气重,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或者说是风气重? 那么出汗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争论的点,因为按照我们前期说的这些规律,这两个症状同时出现是问题比较大的,所以桂枝汤证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医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在影响人体状态的因素之中,除了温度这个关键,还有其他要素,比如应对变化的能力,风气就是一种变化的因素,而人体只要出现了应对变化不及时的时候,就会出现风气病。 桂枝汤证的出汗原因是什么? 按照我们前面的总结的规律,其实出汗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体内的热气较重,这样才会导致体内的正气逼迫汗液往外出,出汗是一个自我排出邪气的过程。但是桂枝汤证则是患者本来就有出汗的症状,治病就是为了将出汗的症状改善的。 那么,桂枝汤证所对应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寒气,而是风气,这个跟我们前面讨论到的阳气有点区别。本身风代表的就是气候的变换,就是善变,所以要治疗这种疾病就是要从人体的善变的角度加以考虑。 在运气体质学说看来,一个人的变化如果太大,属于木太过体质,或者是土不及体质,而变化太大就是风气的特点,因此针对汗太大的特点,我们就需要补足土气,但是这个时候因为风气太大,是外感疾病,所以就不敢用有收敛性的药物,如白术之类的。 桂枝汤之中,用来治疗的药物其实最主要的是大枣、甘草、生姜,这三味药才是最主要的,而桂枝、白芍反而不是那么主要,所以下次如果出现了出汗的症状,可以直接用大枣、甘草、生姜等药,但是桂枝、白芍要慎重考虑。 桂枝和白芍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人就非常的奇怪了,为什么出汗不是用桂枝和白芍,而是用生姜、甘草、大枣呢,其实就是因为桂枝汤证的根本原因就是虚,所以需要一些补虚的药物,生姜,甘草,大枣就是补虚的药物。 而另外一方面,桂枝的主要作用就是降逆,因为桂枝汤证不比其他汤证,它有一个病理基础就是气都往上冲了,必须降下来才行。同样,芍药这味药其实也是带领着气往下走,这个机理我们通过看小青龙汤之中白芍和桂枝就可以看出来。 在降逆的时候,白芍与桂枝同时使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是桂枝的话,降逆的效果还没那么强,比如我们熟知的麻黄汤就是这样的。

2019年末,庆余阁举办了一期《伤寒论》课程,讲解从《平脉法》、《辨脉法》到《厥阴篇》等12篇内容,第一次全面讲解《伤寒论》内容,与同道共同进修。拟于下半年举办第二期,有关事项如下:
一、课程内容
(一)伤寒气化相关内容,包括治疗疾病的步骤,疾病所处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疾病的不同治法与表现。
(二)《伤寒论》经典条文397条,每条皆讲解;最好使用林亿版《伤寒论》,重点讲解伤寒例、平脉、辨脉法。
(三)梳理成无己、窦材、张志聪、陈修园、黄元御、郑钦安、彭子益及现代扶阳派的学术脉络;
(四)课程以语音结合文字,适当的配合PPT,因每个条文解讲解,不割裂《伤寒论》内容,原汁原味呈现;
(五)对《伤寒论》中的方给出运气学条件,譬如桂枝汤变化的桂枝法不适合阳明燥金主气及金太过的主运气候条件;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杏竹甘汤适合阳明燥金主气及金太过主运及客运条件,降低用方难度,简化临床辨证;
(六)演绎其中的相关名方,如桂枝汤到桂枝法,麻黄汤到麻黄法,四逆汤到四逆法,理中丸到理中法、半夏法。立足原汁原味中医理论及易道原理,呈现《伤寒论》内容。

二、课程时间
为期半年,总共25次课,每次课1小时-1.5小时;2020年11月中旬开班;
三、招收对象
致力于中医临床及临床研究者,中医爱好者,基层医生,往届易道春秋学员优先。
四、学员名额
名额上限不超过100人;报名前20名赠送签名版《经方串解》书一本,留作纪念。
五、收费情况
3750元每期,往期学员八折优惠,只要参与了一个课程,以后开办的培训课皆打八折。易道春秋第四期、第五期学员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五运六气论文,则可以免费进入本班学习。
六、报名截止
正式报名10月份开始, 报满为止,开班前停止收学员。
七、报名方式
扫描以下二维码,提交相应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中医基础如何等信息。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