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巫的传统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巫的传统

前面我们讲了《周易》,它是三皇时期留下的,虽然不能完全地反映上古时期,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了解原始的生活。当然,我们为什么要以周易打头?最主要是周易里面记载了伏羲这位最古老的帝王,他相关的事迹。

伏羲氏,他其实是人面蛇身,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蛇崇拜,其实他是一个图腾,这个大家可以去看李泽厚先生写的《美的历程》。李泽厚先生还有《己卯五说》,里面把中国古代三皇时期的图腾崇拜现象解释的比较清楚。还有一个周策纵先生,他有一部关于甲骨文方面的书,里面也揭示了古代政教合一和巫的作用。

李泽厚写了有一篇文章叫《巫史传统》,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其实是巫史。巫是什么呢?是沟通神人的,它是哲学方面的。史呢,是记载事实的,是科学的方面的,是可知的。中国的历史是最发达的。巫史传统呢,其实是把中国的神秘文化和史实文化结合在一块儿。其实孔子他也有巫的成分,因为他是小的时候就喜欢玩各种礼仪。

因为古代的礼仪必须要占卜,必须要有主持人。这个主持人其实就是一个巫的形象。那么咱们去看《礼记曲礼》里面,其实有所谓的“尸”,把一个小孩子放在那儿,然后,代替死了的人。比如说曾祖父死了,祖父、父亲要去拜曾祖父,不能拜空气呀,那么谁来替代呢?就会有一个小孩子来替代。现在南方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叫做“童子”。

屈原的《楚辞》里面其实也有相关的记载,比如说他们叫灵,灵是沟通人神的一个媒介,其实它也是巫文化的延续。现在其实中国的民间还是有很多巫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其实是涉及神秘的。为什么周易那么受欢迎又那么难懂?一方面他是最底层的人的思维。另外一个呢,它又是最高层人的思维。只有中间那些人,就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学了科学之后的人,对于这些哲学的东西、这些神学的东西,他不会去研究。

那么我们再回到伏羲,他其实是人神合一,政教合一的一个统领,他是一个君王,是“三皇五帝”的“皇”。那么五帝的话,我们看的最多的其实是黄帝,不管是《黄帝内经》,还是太史公的《史记﹒五帝本纪》里面都有对黄帝的记载。但是这些记载都是“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就是不靠谱。五帝里面还有尧、舜,这两个人还有夏朝,这些在《尚书》里面记载的比较多,内容也比较充足,也可以让我们比较好的了解夏商周以前中国人的思想。

比如说在《尚书》里面,第一篇是《尧典》,记载的是中国人最关心的时政问题。怎么来观测天象?怎么来判断四季?怎么来记载时辰?这些都是我们农业社会所必需的,必要的。当然,《尧典》很多是神话,结合出土的甲骨文去考证的话,很多内容其实是跟《山海经》里面一样的。

但是古代的这些文人,包括孔子,他是编修《尚书》嘛,原来《尚书》有好几百篇,最后被他删减之后变成了几十篇,神话层面的东西其实是减弱了。所以从《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这些文章来看呢,他其实是完成了一个神秘主义向现实主义,向科学文化的一个史实的转化,转变。为什么我们去看这几篇很难懂?一个是天文历法我们不懂,第二个是涉及神话层面。你看《山海经》的很多都是神话,但是那些神话其实记载的应该是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

就是在我们这个民族形成之前,在中华大地上是充满了很多部落的,每一个部落都有首领,首领就是政教合一的统一体,他既是精神上的领袖,也是行政组织层面的领袖。所以就需要有神话,有图腾。中国的历代皇帝用神话来提高他们的地位,比如说赵匡胤,要生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神光,比如说刘邦,说他提着剑斩了白蛇,然后说他是赤帝之子。

其实这些神话呢,每一个部落和每一个部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山海经》里面看到很多的崇拜。包括现在华为把《山海经》里面的很多东西,麒麟啊,饕餮呀,这些东西都注册成商标了,这个很有意思。那么在上古时期其实充满了很多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它的首领。所以上古有点儿像希腊的城邦,每一个城邦有一个君主,然后再由这些君主组成一个民主社会,咱们协商着来。

所以尧舜禹在统治天下的时候,都是民主决策的。皇帝是轮流坐位的,我坐完你坐,你坐完他坐,这是跟大家共同推选的。这个时候,中国的文化有一些民主的成分在。在《尚书虞书皋陶谟》里面有“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就是说,你天子有威严是因为民众赋予你的,其实这就是一种民主的象征。当然,这个民主不是说民来做主,而是说民赋予你的权利。

《尚书》里面还有一些劝人为善的。在《伊训》,伊尹训太甲的一篇文章里面,他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他说上帝啊,他是无常的,这就提出一个很大的命题。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天道有常,但是呢,《尚书》里面说上帝不常,你的结果跟你做的事是一样的。就是说,你为善,那他就会给你安排祥瑞的未来。如果你要做不善,就会给你降下灾殃。

《尚书》里面这种思想是非常先进的。比如说,到了后面,儒家的荀子,他还是在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是有常的,这个常是不会因为你是尧,你这个君主很开明,很有智慧而存在;因为你是桀,你不开明,不智慧,荒淫无道,就没有啦。他说这个天道是有常的。

《尚书》说上帝是无常的,所以这其实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之间到底存在的什么联系?我们的古人其实已经在商量了。当然《尚书》里面讨论的最多的是我们怎么样来治理国家,怎么样来为公家之事谋福利。所以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政治哲学。我们整本《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以前政治哲学的一个总集。

《尚书》里面的政治哲学可以分为几大类,一类是人格的修养,一类是军事思想,还有的就是我们治理国家的组织建设,这些都是《尚书》的宝贝。另外,我们要讲《尚书》的话,主要取它什么呢?取它的《尧典》、《舜典》、《大禹谟》和《禹贡》这些内容来讲,因为后面我们在《诗经》的时候,主要是商周的思想。而《尚书》里面呢,我们主要研究的夏以前的思想。

往期精彩内容
庆余版中国哲学史实践才是通往天人境界的途径

古代的政教合一

划分哲学的两条线:本体与现象

五运六气培训班即将开讲,欢迎报名

你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