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日本为什么没有大师

日本为什么没有大师
日本为什么没有大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喜欢读日本人的医书是一回事,但是并不是说喜欢读就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对日本人的观点和治学方法,一直都是批判的,而这种态度就是扬弃。
扬弃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经常用到的一个词,相当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是成熟了的麦子。好比我们在晒场上用铁锹一遍又一遍地抛起来,那些没有果实的麦壳自然就随着风流逝了,而落下来的全是饱满的麦粒。
五行乃运行,而非五材
首先是对它们的一些成果的肯定和吸收,譬如对照日本人与中国大陆的医书的特色,我们可以比较地吸收很有多有意义的成果,好比我前面说的那些东西,但是不能完全赞同他们的说法,譬如对五行的抛弃,这是对中医发展一个致命的伤害,也许我们还不知道五行到底是怎么作用的,或者怎么运用到现实的治疗之中,譬如很多人会认为培土生金就是中医对五行的一个用法,乙癸同源也是五行的大用,这些恰恰不是中医中五行的大用,五行的大用在五运六气,不懂五运六气就不会懂五行的体用。
所以现代人在运用五行的时候就经常不得要领,五行流于对病理的一般性解释,变成了摆设。譬如,今年的年干是丙,如何用?丙是阳火,代表小肠,但是这些意义并不大,而在于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丙代表的是水太过,所以今年最大的问题会出在心脏,水克火嘛。
再如,大家都知道一个很有名的方叫做逍遥丸,这个方经常被大家用到,效果也特别好,但都是短期的效果,时间一长,效果就没不见得有多好了。怎么使用逍遥散呢?首先,我们要明白逍遥散的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脾不和,也就是土与木之间的不和,这个时候应该泻木补土,这恰恰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对五行的理解太肤浅了。木太过,土不足,那就补土、那就泻木,这是第二义的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得这种病的人一般是火不足,只需要稍微补一下火,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所以妇科病用逍遥丸,已经落入第二义了,只需要稍微补补火就行,有火了,木就生火,火来生土,这样土木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的化解,而且能量一点也没有浪费。
譬如,在举一个例子,火来刑金,那么一般都是火太过而金不足,这个时候我们经常用的方法就是泻火补金,譬如肺结核用寒凉的药,而这个时候,越用寒凉则脾胃越虚,最后变成了寒热之间关系更加紧张,但是如果用另外的方法,稍微补一补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譬如用伤寒论中的少阳相火兼建脾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要针对脾胃稍加引导,也有一些泻肺热的黄芩,效果就非常的好。而且对于火来刑金的很多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五行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是多用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学就是模仿,要有独创才能独立
如果对这些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用五行,自然很多人就对五行没有感情了,甚至认为五行是一堆无用的东西,是花把式。这些中医的真传,日本人是学不来的,这也是日本民族短视的地方,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所以面对日本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成就,特别是在细节方面,但是上升到高深的哲理,形而上学,那就很难说有什么建树了,这也是我们庆幸与自豪的地方。
日本人一直很好学,很虚心,但是内心很自卑,所以学中国的礼乐文化也只是学到皮毛,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大家都不知道,唯独他们承受住了;后来又学习西方,学习之后又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变成一个傀儡国家。他们尽管有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没有一位像样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家都是学习别人的东西,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宇宙便是吾心,失了心便失去了宇宙
没有强大的内心,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也许这是日本人给我们的负面教导。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为什么不能领悟其中道理呢?请看图说话。
下图是大中华文化的太极图:

这图是小日本的太阳旗:

对比之下,你悟出了什么?请看点赞处,自有神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