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如何成为一名医生的好患者,为什么医生开心,你才能开心?

如何成为一名医生的好患者,为什么医生开心,你才能开心?

我个性比较直,所以有些事情就会很直接的表现喜欢患者不喜欢,因为我是一个喜欢用逻辑推理的人,通过看一个人的一个事情,我就会推导出其他的事件,所以对于一些小事也是很在意的,这就导致了我在行医的过程中会很注意,有的时候会直接对一些患者说,我们没有缘分,你的病我看不了。

我非常讨厌的几点,我也列出来,这也应该是大多数医生的共同的特点,大家知道这些也许对自己有利。
第一,瞒着医生,报喜不报忧
在看病的过程中,医生看病是要综合考虑的,如果患者自己瞒着一些情况,医生很有可能是不能综合的看待,会缺失很多有效信息。举一个例子,有些患者是不能沾麻黄这味药的,如果有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人,就知道心脏有问题的人是不能用麻黄的,即使寒湿很重也不能用麻黄,但是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如果在开方的时候不把这些忌讳跟医生说,那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吃错药,自己受苦。
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理解医生,有的患者吃了某味药会不舒服,但是医生开了这味药,患者会坚持不要,但是医生其实知道这味药可能有副作用,在药方之中加入了相互制衡的其他药物。

这个时候,就要足够的信赖医生,举一个例子,不少患者其实是不能吃补气的黄芪的,所以会跟医生说,我家谁谁谁不能补,一补就会上火,实际上医生也知道黄芪补了很容易上火,所以在黄芪使用的时候加入了知母,或者当归,或者用了石膏,或者用了陈皮,反正就是把你担心的事情都已经考虑进去了。
其实医生还比较厌恶的一个情况就是,患者会在自认为考虑医生的感受的情况下,瞒着吃药的反应,不告诉医生,最后导致丧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比如,有的患者吃了小柴胡颗粒之后,发现这个药吃下去,怎么出现了打寒战的感觉,有的时候还有抽筋的感觉,这是不是中毒了?但是碍于对医生的尊敬,也不敢告诉医生,也不敢吃药,最后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这是吃药之后应有的反应,有了这些反应之后,其实患者的疾病就好了大半了。
还有的患者吃了医生的药之后,发现全身没有力,经常想睡觉等等,也不敢跟医生说,最后自己停药了,实际上是把一个很好的方子和治疗方案给否定了。

所以,患者认为不好的,未必就是不好的反应,患者认为正确的未必就是正确的。
第二、咨询医生,让医生评价别的医生
很多患者在看病的时候找了一个医生,又因为自己认识一些别的医生,所以就拿着看病的医生的方子给没有看病的医生看,问问这个方子行不行,吃了会怎么样?这类问题是最无聊的,一是患者自身老费时间,二是浪费别的医生的时间,最后还是会害死自己。
居然找了医生看病,那就应该相信医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法治世界,医生不会胡乱开药,一定是为患者着想的,不会害患者,谁没有一颗闪闪红星呢?如果你对于自己的主治医生都不信赖,那么你还会信赖一个别的医生,别的医生说什么都不对。
所以在咨询别的医生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的一个动作,是寒了三方的心。以后别的医生还能给你看病?给你看病,不也会被怀疑么?一个医生的艺术被怀疑了之后,他的很多药物的反应都是会被当成是不正确的反应,你还能坚持服用医生的药物么?
第三、朝三暮四,疾病一直好不了
我一直有一个思想,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反求诸己,凡是出现了错误,都是要找自己的原因,比如患者的疾病没有好,吃了药没有痊愈,那么这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

医生要思考自己的辩证是否正确,是否开对了药,但是患者也要思考自己的问题,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不是自己对医生提供的资料不全,还是自己的饮食习惯出现了问题,这些才是治疗疾病的正确思路。
有些患者,找遍天下名医,基本上的医生都被看遍了,最后还是没有好,那么这种情况是什么呢?我个人的知识储备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的医生,肯定都是有一绝活的,但是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得病都能治好,其实其中的原因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患者的问题。
要知道,天底下的疾病千千万,为什么很多人疾病被看好了,但是唯独你没有被看好呢?作为患者,应该思考一下。

当然,医患关系的另外一层,医生也要好好的思考,为什么别的疾病可以被看好,为什么这个患者的疾病看不好,两者都理性的思考之后,患者的状况就会改观很多。

其实,一个患者找一个医生看病,是给这个医生试错的机会,也是给自己痊愈的机会,不同的医生对疾病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一次效果不佳,可能是方向错了,或者药物的用量上不够,稍微改进一下,就会获得很好的疗效的,但是由于患者习惯性的找医生看病只是看一次,那就会把第一次试错的结果浪费掉,最后患者不但没有看好疾病,还吃了不少苦头。 限于篇幅,其实找医生看病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中医看病比较讲究,所以也很重视细节,如果大家想要愉快的看好病,最好是能够跟医生愉快的相处,这样就能够事半功倍。

由于中医看病其实是从气的层次看病的,所以我们日常看不见的很多东西,都是医生考虑的范围,比如西医说开水和凉白开还有矿泉水都是一样,没啥差别,可以随便喝,但是中医则不这么认为,如果不加以区别,很有可能导致疗效变差。

扫码关注学习古典中医和古典儒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