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传习录:学中医,怎么学?
一、体质如何决定思维?
一个人,往往是屁股决定大脑,这个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比如同样是坐公交车,上了车的人巴不得公交车赶快启动,而在车下的群众则巴不得慢点开,等自己上车再开。
同样,一个肺不好的人,经常性地悲观,同样的事情在他看来都会有几分悲观色彩,当这种因素只是在一个人身上时,就会形成一种性格。但是,如果这种特色在一个群体身上出现时,就会形成一种文化。比如,汉民族,汉民族因为体质的因素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定的思维,从来很少侵略性,但是每当外族入侵时又会奋不顾身地反击。再如,中国人,黄种人对艾滋病非常敏感,所以一听到艾滋病则如闻瘟疫,但是对于非洲黑人来说,艾滋病其实并不会要他们的命,这样就会产生两种对艾滋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观点就会决定大家的世界观。
中国人的特质,其实按照五行的角度,就是因为地理因素决定的。中国历史上历来有南北之分,南方人和北方人在体质、思想上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南方人比较矮小,但是并不是说南方人就弱,南方人因为这些因素就会偏向于个人主义,所以南方一贯重视商业,而北方人则不一样,体制硕大,跟南方人的注重个人自由相反,反而喜欢群体生活,则造成了北方的官本位思想严重。
对于中国全体人民来说,由于地势的东南低,西北高,于是就有了东方实西方需,所以中国人的体质普遍都是肺气容易虚,而肝气容易实,这种因素导致了中国人不喜欢杀,因为金主肃杀之气,木为宽仁之气。这个跟西方的战斗民族相比,比如北方彪悍的俄罗斯民族,他们则普遍会有金木之间的平衡,没有明显的金木偏向。
中国的地理决定了中国中医的基础理论,也就是五运六气的基础理论,而这些将使我们用中医理论分析问题变得更佳简单。
二、思维外化为语言,语言凝结成文字
思维由很多因素决定,但是地理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周易说天地人,其实对于全世界来说,天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地和人,所以不同的地理局势变成了影响人的唯一重要的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外化为语言文字。
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凝结,其实就变成了思维的化石,这种化石在不断地进化中凝结,但是有一个核心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印欧语系的语言架构跟东方的汉藏语系是完全不同,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这两种差别导致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譬如,中国人讲一个人出生,不会有被动语态,“小宝贝出生了”,但是印欧语系,比如英语“baby was born ”,中国的语言习惯中没有所谓的被动,但是西方语言则有主动与被动的差别。一种是偏向于自然,没有一个谁是谁的主宰,一种则偏向于,不管你是谁,都有一个人是你的主宰,如此引申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所以,语言就是思维,而中国的语言就是象形文字,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原始原创性。要说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不在科学不科学,而在于语言,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界一直在争论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要学好中医,必定需要学好中医的原创思维,也就是象思维,而象思维其实就是中国的汉字,或者稍微具体化一点,就是中国学问分两途之中的“汉学”。
三、天干的思维属性
1、天干具备象数双重性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文字、数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
开始的文字是表象的,十天干首先是十个文字,文字是用来表象的,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所以十天干最开始并不是用来表达五行,也不是用来表达数字,而是用来表达象与意。比如甲,表示植物刚刚从地底下冒出来,子叶还没有退化。而乙则是表示,植物从地底下长出来了,弯弯曲曲的。丙表达的是一个小土堆,象一个凳子,丁则直接表示一个钉子钉在木板上。
这些文字在甲骨文的意思都是最基本的象形,先秦的时候天干还经常用来取名,比如太甲、祖乙、太丁,这些都是君王的名字,诗书明文记载。到了周朝则有所改变,文字从甲骨文变成了金文,《尚书》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说甲子日这天,武王到了牧野这个地方,此时的天干开始表达的是计数效果了。天干地支记载日子的功效才开始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有一本书叫做《春秋》,专门用天干地支来纪日,此时的年月还没有用天干地支计时。
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风起,其中在齐国和楚国出现了学术繁荣,齐国的稷下学派产生了一个阴阳家,专门以阴阳五行解释万事万物的,当时的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影响力非常大,走到每个国度都是君王出来郊迎,就有点象现在的最高领导人到火车站去接他,在他以及弟子的努力下,阴阳家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邹衍所处的齐鲁之地,是儒家学派的大本营,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的影响大为光大,阴阳家与儒家之家产生了大融合,此时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阴阳五行就变成了儒家的特色了。此时的天干地支才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五行属性。
2、天干的逻辑属性
如果大家翻开那本古雅的《汉书》,就会发现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既可以解释天体运动,也可以解释人家的吉凶祸福,阴阳五行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汉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文化一直影响中华民族的思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天干地支作为文字,是表意、表象的,作为纪日法,是用来表数的,通过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来表达时间的规律,则是表理的。所以天干地支所能表的是象、是数、是理,这种特性跟周易所要表达的是基本一致的,天干地支天然就是《周易》的缩影,天干地支也是理解《周易》的敲门砖,因为周易所要表达的也无非象数理。
在阴阳五行的框架下,世界是可以完全被解释的,因为这个世界无非是象数理三个东西的不同表现而已,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外乎这三者。中国学术到了汉代就有了大一统的趋势,而天干地支则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途径,要学好五运六气,学好中华文化,天干地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昨天有人问,五运六气可不可以定体质?我想肯定是可以的。首先是要明白体质是什么?什么是体,什么是质,体质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天干到了汉代基本上就具备了现在所有的意思,也就是以五行作为内在框架的体系。汉代还有一个大的思潮,那就是关于性命。虽然孔子罕言性与命与道,汉代的儒者对于天道、性命研究还是比较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