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道春秋:诚意功夫与易道
小时候去庙里拜菩萨,不管是用手拿零食沾了油腻,还是走远了出了汗,都必须用水洗手,洗完手才能上香,父母辈会告诉我们这样才虔诚,菩萨才灵验。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求菩萨一般都必须毕恭毕敬,所以必须虔诚,因为有所求嘛。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们对别人有所求,也会表现的异常虔诚,说话怕过分,分寸拿捏不对,做事怕出错,出现纰漏。
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一个字:在乎。而用一个高端的词语就是诚意。一开始读《四书》的时候,碰见大学里面的一句话,老是看不懂。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好好色,如恶恶音”,诚意最要紧的是什么呢?就是不要自欺欺人,这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自我欺骗,很多时候言行不一致,心里明明不喜欢吃朋友做的菜,但是不能让别人难看,所以要说好吃;明明不喜欢这个男的,还说其实你挺好,以后会有更好的女生;明明自己很不舒服,很不爽,但是不能发飙,得忍;这就是自欺,也就是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掩饰自己。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掩饰自己并不一定是坏事,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但是有的时候也是坏事。比如,明明自己做的不够好,或者自己过得不好,但是为了掩饰自己不努力,无能力,就会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自欺的情况下会混淆,找借口,最后自己还是无所改变,不能真正的自强不息,承认现实。
举一个例子,昨天一个大学同学生孩子了,还是是一个千金,所以在朋友圈发出来了,于是一群同学纷纷围观,因为去年十月份曾经给这个女同学把过脉,当时是有脉象上的显示,女孩。
虽然同学一再表示,自己喜欢女孩。但根据有的经验,并不一定是实话,因为现代的知识分子非常虚伪,明明自己在乎男女,会说一些违心的话,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不让大家难看,或者说必须符合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媒体的宣传报道,不能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然后,同学逗我说,当时我说的是男的,还打赌过。这事我是段不可做的,把脉定男女,肯定不会跟人打赌,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严肃的事,另外,我也不会跟人在把脉上打赌,这是我基本的自信,把脉的功底不需要打赌注,时间就会告诉我们一切。同学开了一个玩笑,我也开一个玩笑,把截图p了,直接放朋友圈。不过这个朋友圈迎来了很多围观,其中有一个亲戚,现在有一个女儿,因为受家里人的催促要孩子,但是她一直不想生,所以她觉得是男女观念在左右,便跑到图下面留言。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落后的地方都重男轻女”,我弱弱回了一句“北京多数地方也很落后”。
重男轻女到底有没有落后与先进的区别呢?很显然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是,有的。其实他们不知道,重男轻女和重女轻男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基于历史传统,重男轻女总是占有了优势。在现实中,大家提倡男女平等,所以没有儿子的自然可以说男孩女孩都一样,有儿子的人都已经有儿子了,说一句生女孩好,也不会缺斤少两。
男女,本身来说就是非常搭配的两个阴阳极,本来是没有所谓的重谁轻谁的。有了儿子的自然会想要一个女儿,笔者的姐姐就是这样的案例,读高中的时候,姐姐最开心的事就是说“做梦梦见自己生了一个女儿”,嗯,这种梦的前提是,他有了一个男孩。
那么《周易》怎么看呢?
Rose and Jack 谁也离不开谁
其实,周易是没有男女倾向的,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阴阳,哪来的道呢?不过,在周易具体的运用上,往往柔会好用一些,刚反而不好用,所以在这个层次上来说,《周易》是重女轻男的。如果周易的主要作者不是文王和周公,我估计,现代的《周易》会有大量的语言描述女性之美,描述阴柔是如何的好。
但是,有一个问题会异常突出,那就是正是因为周易是男的写的,所以才能表现出来阴阳平衡,只有至刚至正才能大公无私,才不会结党营私,才不会有偏爱。
如果是阴柔当道,很容易出现结党营私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女性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将一些事情感性化,而不是理性的认识。所以《周易》如果是女性所做,估计会比《老子》更为极端,用柔道的力度会远远大于《老子》。
毕竟,喜欢照镜子觉得自己美和漂亮的人大多数是女性,恩,自恋就是从照镜子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