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应对湿气重的环境,筋骨如何养生!?
#内经秘传养生书
点击上方蓝字
人类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几乎可以适应所有的环境,上至吐鲁番的炎热,下至东北的零下几十度,这就是人,所以我们看到《内经》之中,到处都是养生的智慧,这些智慧就是要因天之序,寒冷的时候,自然有寒冷的做法,热的时候,自然有热的做法,这些观念都是很好的。
如何适应干燥?
其实我是习惯南方的湿气重的气候的,不过适应湿气重的气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不能吃面食,小时候只要一吃面食,就会浑身不舒服,会闹肚子。但是,我来到北京之后,面食就变成了很享受的事物了,这就是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
另外,一开始来到北京的时候,皮肤很干燥,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对于干燥还是非常的适合的,很舒服。为什么呢?在中医看来,脾胃弱,那么运化自然就会失常,而面食本身就会增加身体的痰湿,所以南方湿气重的时候,再吃面食,自然就受不了了。
但是,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这个时候脾胃自然就会变好了,此时再吃一些润燥的食物,对人体来说就是很好的补充,所以可以改善干燥的气候。这个过程,在中医来说,就是“因天之序”,属于广义的因天之序的过程。
如何因于湿?会有什么危害?
《内经》里面,说到了如何顺应湿气重的环境?那就是要开动体内的除湿的功能,然后才能避免因为湿气重带来的种种不适。
在明白什么是湿气重的环境之前,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湿气重。比如,以前我就遇见过一些患者,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这个时候他们整天所面临的的环境就是阴湿的,所以普遍他们身边的人都有风湿关节炎之类的毛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比如住在海边的同志们,他们其实也是很容易接触到湿气重的环境,那么他们是不是也会得湿气病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养生问题,在明白湿气之前,我们最直观的就是了解湿气会带来怎么样的不舒服。
湿气在人体,其实伤害很多脏腑,我们习惯性的认为只是脾胃,实际上伤害了三焦,脾胃,肝胆等等。而《内经》认为,伤害最大的就是肝,所以筋骨问题是最关键的。我们熟悉的风湿疾病,实际上也表现在筋骨问题,骨节烦疼等毛病,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两个思路,一是用甘草附子汤,直接除湿,直接祛风;还有一个是用柴胡类的方剂,从疏肝理气的角度加以考虑,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湿气导致痿症
其实湿气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消耗人体的阳气,最终导致人体无力气,感觉就是废了一样,没有任何的劲,比如因为湿热导致的黄疸,经常就是出现非常严重的无力感。
而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就是痛风,其实就是古代所谓的痿症,而根本原因就是湿气。痛风其实是一个综合的饮食习惯,环境要素导致的疾病,沿海地区的人,不但喜欢吃海鲜,还喜欢喝啤酒,不管海鲜还是啤酒,都是为了应对热气的自我加湿过程,只要吃进去的湿浊之邪不能很快的清除,就会沉淀成为一个人体内的病邪,最终导致疾病。
各位愿意了解中医的朋友们,可以从少阁主的书入手,看看中医是多么神奇,试试学中医是多么的有意思~
—END—
往期精彩
壬寅年五运六气临床用药指南
壬寅年五运六气疫情分析及策略
热天也会伤阳气么?为什么夏季会中暑!
我为什么不劝人吃中药!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