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当从何处入手,怎么入手才能效如桴鼓?
很多人治病,都是按照辨证论治的思路来,但是如果一个人心肝脾肺肾都不好,你会怎么办?开一个五十味药的巨型方?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如果开巨型方,有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有没有效果,一是患者是否受得了,因为一个巨型方价格是相对较贵的,动不动就是几千块钱,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治病还是要有一个思路,还是要有一个先来后到,还是要有一个层次感,不少人会提“治标治本”的思路,这个顾然是不错的,但是具体到如何操作时,就不太好办了。如果按照仲景的思路,那就非常好办了。
看病的第一步就是看是否有太阳表证,如果有太阳表证,不管其他疾病多么严重,都必须先解决表证,只有表证解决了之后,再治疗其他疾病,才能手到擒来,真正能够化解所有的其他矛盾。如何判断表证?一是看脉,脉象上有浮脉,不管是寸关尺,只要有浮脉,都是要先解决的;二是看是否出现了怕冷的现象,只要有怕冷的现象,就要考虑是否是表证了,虽然不少情况并不是表证;三是是否有肺部疾病,比如咽喉炎,其实也是表证的一种,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在后面的治疗上疗效不显,用药会浪费。
排除表证之后,就是排除阳明证,排除阳明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用和解的方法,这种针对的是中焦有寒湿或者湿热的情形,一般会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之类的方剂,以前在很多场合我都介绍过;第二种就是按照张子和的方法,任何疾病,如果有阳明肠胃不通畅,先用下法,通常之后再用其他方法治疗,这两种方法都是治疗疾病的第二步需要考虑的。张子和说“人之食饮酸咸甘苦百种之味,散列于此,壅而不行,荡其旧而新之,亦脾胃之所望也。况中州之人食杂而不劳者乎?中州土也,兼载四象,木金水火,皆聚此中。故脾胃之病,奈何中州之医,不善扫除仓廪,使陈 积而不能去也”,对于脾胃有雍滞不行之象者,皆可用之,这是治疗疾病的第二步。
其余的套路以此类推,只要按照《伤寒论》辨病的规律,依次商定,治疗疾病定能效如桴鼓,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太阳病和阳明病的治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经常被人们所忽略。
其他如出现少阳证,则以柴胡类方剂治疗,太阴类则以理中丸之类的治疗,不过重要的厥阴病则是最难治疗的,一方面这个时候的疾病到了最深层次,很多药用下去疗效都不显著,因为元气本来就非常虚衰了;另外一方面,经络不通,阴阳不相顺接,所以此时的治疗需要打通经络,然后才治疗。习惯上,治疗厥阴病,治疗少阴病,可以按照现代火神的思路,和黄元御的治疗方法,火神的功劳在于完美的诠释了伤寒论中关于少阴病的治疗,而黄元御的书则完美的诠释了厥阴病的治疗思路,按照两家的思路治疗少阴病和厥阴病,则伤寒之治无余韵矣。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讲少阴病的治疗与厥阴病的治疗,后面专门介绍时再深入考察,并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往期精彩回顾:
何谓眩冥,腹泻是眩冥反应?
何谓伤寒法,如何用伤寒法?
中医方剂千千万,如何使用伤寒方
上热下寒是百病之源?如何协调人体阴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