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在青年,而不在老年

中医在青年,而不在老年

又是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微信几乎被刷屏了,最近虽然忙碌,还是技痒,忍不住要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按照以前的规律,这种大好时机一般是不会局域于中医药行业来写东西的,但是最近的心沉下来了,所思所想无非中医的医疗技术,无非是中医药的发展及传播,绕不开、躲不过、心不忍,于是说一说中医。五四意味着什么?
五四运动是民间自发的一种文化运动,是民族处于一种极其危亡的状态下中国人自己的觉醒,这一觉醒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帷幕,一开就是一百年,这一百年是中国社会进步最快的一百年,但是同时又是中医药最为危险的一百年。
五四意味着启蒙,但是这种启蒙是一种求真的启蒙,不是真善美三达德的追求启蒙。从西方传过来的民主与科学,追求的其实是对真的追求,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善,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美。
中医就是在这种追求真的形势下,日渐危亡的,,因为西方对人的设定就是:理性人这个时代可谓是真》善》美。

拈花一笑醉倾城,不是如来不入门
今年意味着什么?
今年为什么对于中医药特别特殊?因为今年开始,我们的社会、上层真正意识到了东西方的不平等,最起码对待中医这个事上的不平等。
上层设立中医药法的初衷,不是保护,而是真正要让中西医在一条起跑线上,用中医自己的力量搬回属于中医的荣耀,拿回那些属于东方文明的皇冠。
虽然在中医药法中看到太多的不专业,太多的缺陷,太多的不可执行之处,但是法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划时代的,对整个中医药界负责,是一场自五四运动以来就没有过的支持。
今年是中医药的新纪元。
国医大师能否拯救中医?
前段时间最火的事情就是讨论国医大师,这一届国医大师怎么样,如何,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有人说“一届不如一届”,不管如何,其实这些国医大师层某种层面上来说,代表的就是古中医,他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人,教育还没有脱离传统,经史子集还是他们的文化主心骨。
这些人的出现,对于青年中医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也是对中医人的鞭策,什么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模仿就是最好的教育,榜样就是用来模仿的,模仿久了,自然就纯熟了,孟子说“久假而不归,焉知非其有也”。
国医大师的作用,就是让更多人模仿,更多人效法,无非如此,然而,这是一厢情愿么?
达摩为什么要东来?
佛祖拈花,迦叶尊者一笑,于是师徒将正法眼藏相传,佛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禅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达摩则离开印度,来到东土。
传灯录云:菩提达摩东来只为寻找一个不被人惑之人,于是开辟了一个禅宗,经过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的弘扬,几百年间桃李满天下,到了北宋年间成为显学。
禅宗在本土死了,却在中国活了,而且活在了一个叫做慧能的葛僚手上,关键问题是什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青年来了么?
时下创新概念最为博人眼球,但是又死的最快,青年做的都是花把势?国医大师有什么启示?国医大师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行医50年,这是一种什么要求呢?
这就好比佛陀修行35年,传道49年,最后死的时候才将大般涅槃经说了,将佛教的真谛和盘托出。而这些东西只凝结在了五句话上,传给了慧能。慧能才真正脱离经典,开创了一个经典,这些都得益于一个东西,那就是功夫。
功夫到了,青年就来了,便能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中医一直在等一个六祖,成为一个活力的青年,得正法眼藏者会是你嘛?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