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酸?“四步走”——您做到了吗?
▎白兴龙(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研究生) 导师:吕小燕(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烧心、反酸”的症状,大家也都会通常想到“胃食管返流病”这一名词,以及“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但好多患者“药到症消”,“药停症现”。。。
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胃食管返流病”
及困扰您的“烧心、反酸”。。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 (或) 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GERD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常见表现有如下四种:
(1) 返流的典型症状包括:反胃、反酸、反食以及嗳气等, 这些症状在进食后表现尤为明显。高发体位为平卧位或身体前屈体位。由于返流物p H值较低, 多在餐后明显或加重, 平卧或躯体前屈时容易出现, 因返流物多呈酸性, 反酸常伴烧心;
(2) 返流的酸性物质会刺激食管, 使患者感到胸痛、烧心, 甚至难以正常吞咽。
(3) 除了食管, 其他部位发生的刺激性症状包括:咽喉炎症、哮喘以及咳嗽, 其中尤以后两种为首发症状。个别患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以至于肺间质表现出纤维化态势。
(4) 其他:患者在返流时, 会感到咽喉部位不舒服, 存在异物感或堵塞感, 犹如一个棉团堵塞在咽部。
(5)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
反酸、烧心的病源在哪里?
——胃食管的结构和功能出了问题。
正常的人,食管通过蠕动把食物送进胃里后,胃和食管交界处的下食管括约肌就会收缩,把食物及胃酸都关在了胃里。然后,食物在胃里经过消化,再通过胃的出口——幽门排进肠道,但是,如果胃食管交界处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或者食管蠕动有问题,胃里的东西容易反流到食管里,就会出现反酸;或者胃排空不太好,胃里的东西不能通过幽门排到肠道里,排不出去的东西也会反流进入食管,导致反酸、烧心。
怎么办呢?
第一步 改变饮食习惯
刺激性食物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主要病因与诱因,故,饮食清淡、易消化是改善反流的第一步,忌甜食、糕点、粗粮、香蕉、红枣,忌烟酒、饮料,忌暴饮暴食。
第二步 减少腹腔压力增高
腹腔压力增高也是是胃食管反流的一个病因,故餐后不宜立即运动,特别是剧烈或增加腹压的运动, 如弯腰、坐小板凳等, 宜保持上身直立。
第三步 减肥
因超重和肥胖的患者,腹腔内脂肪较多,腹腔的压力就会增加,进一步影响到下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故肥胖患者,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同时肥胖还会使膈肌的功能受到影响,加重反流。
第四步 减少夜间反流
睡前2-3h不宜进食, 以减少夜间反流;具体做法:抬高床头,使前胸与地面形成10-15的角度。
如果以上“四步”您都做到了,还是“反酸呐、烧心呐、胃不舒服啦。。。”您就需要光临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2楼,我们和您一起中西医结合击退“反流”。。。
图片:摄图网
侵删请联系微信
往期精彩 请戳图片阅读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你还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