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也就是说对于感染相似的“疫疠毒邪”时,不同体质状态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表现,而这次对于“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大作战,也正是对于这句中医经典名句的很好诠释。
也正因如此,许多医疗工作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体质特点与感染新冠”的相关性研究之中,而诸多的结论之中,有一条很值得我们重视:新冠感染后“病程>7天者,以脾肺气虚型较为常见”。是啊,无论是从未病先防,还是既病调养的思路中出发,我们都不能忽略“补气养气”的重要性。
补气家族的成员有很多,日常饮用的黄芪山药水、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健脾化湿的参苓白术散、益气温阳的“保元汤”、益气升阳的补中益气汤、益气养血的归脾丸……这些经典方剂中包含了气虚、气陷、气血两虚、气虚无力运化水湿的多种证型,而今天我们继续聊聊补气家族,看看“脾胃虚寒又爱生气之人要如何才能把气补足呢?”气虚,谁先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验过,那种“十分紧张时,就会手心出汗,想上厕所”的感觉,我研究生面试时就体验过,很真实。后来,我知道现代医学将这类表现解释为“肠脑”,意思是说我们的消化系统中隐藏着一套与大脑相似的神经网络系统,而用中医来解释此类现象就更加精炼一些,八个字“怒则气上、恐则气下”,短时间恐惧会出现二便失常,长时间处于恐惧的状态之中还会消耗肾气。
而我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气虚引起的症状改变也是有先后顺序的,中焦脾胃系统的感受是更为敏感的,而周身的乏力、肢体的倦怠、短气懒言、精神疲惫、自汗出等等表现常常要滞后于“食欲减退、排便异常”,而在“养气补气”的诸多思路之中,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先提振胃气,让自身的脾胃功能运化起来,用日后摄入的饮食水谷以补充后天之气”,这也是很多中医大夫喜欢用“开路方”的原因之一,而香砂六君子就是这样一剂“开胃药”。香砂六君子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为引用柯琴之方论,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属于四君子汤的演化方,是非常适合贪凉饮冷、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的“养胃方”。
香砂六君子汤: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2克,陈皮2.5克,法半夏或姜半夏3克,砂仁2.5克,木香2克,生姜6克。
注:此方现已有同名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此方的组成思路很清晰,追根溯源,香砂六君子汤就是在补气祖方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半夏、陈皮(六君子汤),后再配伍了木香和砂仁而成。
木香为菊科木香、川木香的干燥根,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木香入药历史悠久,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之中,位列上品,书中言:“木香,味辛,温。主邪气,久服不梦寤( w,睡醒)魇寐(睡中噩梦)。”
若粗粗一看,就会觉得这句话有些奇怪,木香仅是“健脾消食”之剂,并无安神助眠之效,但《本经》却明确地说“久服木香能够缓解夜间醒来,睡中噩梦的情况呢?”其实,中医理论很多都是对临床结果的解释,木香或许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早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吧,毕竟,能够位列上品的中药总该有些过人之处的。
而且木香名中带香,气味芳香,具有醒脾开胃之效,故而常常配伍于诸多“补益药中”,以减轻补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
砂仁就更是一味“化湿开胃”的能手了,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效,常配伍于安胎药中,缓解孕妇的“胎动不安,恶心呕吐”,比如泰山磐石散、缩砂散。
木香行气止痛,砂仁行气化湿,二药相合,行三焦之滞,畅脘腹之郁。六君子汤是调理“气虚兼见痰湿之证”的代表方,木香砂仁融入其中,则是在原方基础上增强了“行气温中”之力,更适于脾胃气虚,寒湿气滞,脘腹胀痛之证。适用人群1 腹胀、胃痛
“年轻”本该是活力与干劲的代表,然而,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和高强度的工作学习、节奏,总让这个群体显得有些疲惫。晨起睡眠不足,无精打采,胃口差,没时间吃早饭,或者匆匆糊弄一口后,还会经常脘腹胀满,胃痛不舒服。
为什么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大多脾胃都不太好呢?
除去压力大、肝郁克脾的因素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是一大因素,大家都知道,脾胃是运化水谷精微的地方,胃主受纳降浊,脾主运化升清。脾胃作为生物器官也需要充分的休息,在该休息的时候还在透支工作,就会损伤脾胃。当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冷餐、快餐、夜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终究会酿下苦果的。
脾胃损伤,第一个直接影响的就是胃肠本身。脾胃其升清降浊之力可以调节中焦气机,而纳运失调,气机失常,则易发为痞证。“痞”,常常和“痞满”分不开,指的就是心下胃脘部胀满但不痛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痞满是脾胃虚弱所致,是虚证,虽然胀,但外表并看不出来,通常喜揉喜按,饭后明显加重。《杂病源流犀烛》中就说:“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所郁不能运化,心下痞塞填满。”
解释“痞满”的时候说不疼,但脾胃虚弱也是可能胃痛的。脾胃运化失职,饮食水谷难以消化,气血生成不足,温煦濡养不利,继而“不荣则痛”。这种疼痛往往不是很剧烈,隐痛绵绵,时间持续也不是很长,喜温喜揉喜按,有时候一个热热的暖水袋就能很好的缓解呢。2 食欲不佳、易恶心
相信大家身边总有这样的朋友,一看身材,瘦小弱不禁风,再看面色,苍白萎黄没有光泽。出去玩,三步两步就累了,出去吃饭,三口两口就饱了。这种就属于脾胃虚弱型。以脾主肌肉,化生气血,输布水谷精微,如果脾胃和合,定然脏腑肌肉濡养充分,身材匀称,肌肤紧致,面色红润。脾胃气虚,胃纳不振,脾运不足,则食欲不佳;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则频发恶心呕吐。
香砂六君子所针对的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弱而兼有痰湿的。人以气血为养,脾胃气虚,运化失司,中气不足,食欲不振;食物不能消化,气机阻滞,胃气上逆,则呃逆、口气重浊;痰湿聚集,蒙蔽清窍,气血不荣,则有头晕身体困乏;湿阻阳气,久则中阳衰败,肌肉筋脉皆失温养,尤其是老年人,脾肾阳气随着年龄增长消耗,相对来说更容易畏寒肢冷等症。
此外,《医宗金鉴》中尚有“经行呕饮痰水,乃虚湿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之明示。经行即月经来潮,是失血之候;呕吐痰水,是胃气上逆,水湿偏盛;虚是素体脾胃虚弱。以四君子健脾助运,以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以木香行气,以砂仁温中止呕。3 腹泻
《黄帝内经》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意思是说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脾运失常,清阳不升,就会出现腹泻拉肚子的情况。胃主降,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浊阴不降,就会胃中胀满,不思饮食等情况。肝主气机疏泄。唐荣川在《血证论》中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也就是说肝气的调节疏泄,对食物的受纳腐熟及水谷精微的运化吸收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土得木而达”即有此意。
脾胃虚弱而腹泻时,主要考虑水湿。湿盛则濡泻,脾喜燥恶湿,湿气内盛则脾阳受遏,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湿邪聚集中焦,走胃肠而见大便溏泄。这种腹泻,由于脾胃弱,消化力差,可见大便不成形,夹杂不消化食物,但并不臭秽。当然,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时,还是有肝木克土之隐忧。香砂六君中,木香有行气疏肝之力,在其余诸药温中健脾止泻中发挥“畅木疏土”之功。
香砂六君子可以缓解脾虚泄泻,那和参苓白术散有何区别呢?参苓白术散同样是以四君子为基础,在其上加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等以健脾渗湿止泻,加桔梗宣肺气通调水道,适用于脾虚夹湿泄泻以及肺脾气虚夹湿咳嗽。
李东垣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说先天的不足我们无法选择,那改变后天或许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毕竟,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精神状态才可能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作者:香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