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擦法中“凉”与“热”的关系
关键词:推拿 手法 凉 热 擦法
摘要:本文对中医推拿手法中的擦法作了简单的分析,从几个角度分析了擦法中“凉”与“热”的关系。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作一点尝试。
在推拿教学中,作为推拿手法中摩擦类的擦法,在五版《推拿学》中认为“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因而,在推拿的基本治法中,擦法可起到八法中温法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擦法不仅能温,还能产生清的作用。就是说,运用擦法,可以让人有温热感,也可以让人有发凉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八法中的记载
五版《推拿学》教材中关于温法的记载:“温法是适用于虚寒症的一种疗法,它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内经》曰:“寒者温之。”由此可见,擦法在八法中起温法的作用不容置疑。
五版《推拿学》教材中还提到“清法是运用刚中有柔的手法,在所取的穴位、部位上操作,达到清热除烦的目的。”这是一种“治疗一般热性病的主要法则”。另外还提到“推拿一般是用摩擦类手法”。《内经》云:“热者清之。”从这一段记述中,擦法也可以起到清法的作用。
从五版《推拿学》教材中,擦法能起到温法的作用,也能起到清法的作用,只是没有明说罢了。我们从教材中为擦法可“凉”,可“热”找到了理论依据。
中医推拿手法有上千种之别,推拿流派也有上百种之分。从某种程度上看,某家某派独特手法的应用,显示出一种手法可能包涵推拿基本治法里八法的所有内容。许多临床医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手法的运用也是由繁到简,几下便手到病除,也说明了这一点,擦法具有温、清两种治法,可“凉”,可“热”成为可能。
二、中医阴阳基本理论
学中医就离不开阴阳二字。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概念,《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中医推拿中也离不开阴阳,擦法上也可分阴阳。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交感,阴阳是相互运动的,擦法自然可在阴阳的运动中,象太极球一样,体现阴阳两方面的属性,阴阳的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的道理,在擦法这一个体手法上,就可以理解为温、清两种治法,既可擦凉,又可擦热了。
在不违背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擦法的凉与热二种对立的属性表现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推拿手法循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不仅从整体上,有阴阳之分,在单一的一种手法上,也应该有阴阳之分。擦法是这样,其他的手法也应该如此,从这一点来看,中医推拿手法不仅是力量、速度等技巧的组合,还包涵着中医博大精深的道理,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三、热力学定律
手法的作用,离不开力。简单地说,离不开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而摩擦类手法,在物理上来看,摩擦就会产生热。理所当然,摩擦类手法产生温热效应是不容易置疑的。所以当两手相互摩擦,摩擦的手掌表面就会有热的感觉。这种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结果。它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Q=△E+A。
在对皮肤表面温度的测定时,假设在稳定状态下,从皮肤表面外界散失热量等于从体深部向皮肤移动的热量。设体内温度为Tc,环境温度为Ta,皮肤温度为Ts,热传递时热容量系数为s(Cdcm-2℃-1),从皮肤表面向外界的热损失有辐射、对流、传导的干失热和水分蒸发的温失热。以a表示干散热容量系数(Cdcm-2℃-1),它依皮肤和周围物质表面性质、气流所定。Ps和Pa分别表示皮肤表面和外界的水蒸汽压(mmHg),He表示湿散热系数(Cdcm-2mmHg-1),它表示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难易程度的系数。热传递时系数为s(Cdcm-2℃-1min),是指垂直于皮肤表面上皮肤组织热传导快慢及血液流通产生的对流热移动的大小的量。依上述关系有:
a(Ts-Ta)+He(Ps-Pa)= s(Tc-Ts)
解出皮肤温度Ts为:
Ts=[sTc+aTa-He(Ps-Pa)]/( a+s)
上式表明皮肤温Ts由外界气温Ta、湿度Pa、皮肤深度温度Tc、皮肤表面湿度Ps以及皮肤血流量的s和气流环境条件下a、He等因素决定,皮肤血管中血流量变化使皮肤组织的传热性s变化,结果影响皮肤温度的变化。
推拿手法中的擦法,随着擦法力度大小,频率快慢,速度,施术部位的深浅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在体表某一局部环境造成上述条件的变化,可以使皮肤温度变化而产生“凉”、“热”的感觉。这种定性的分析结果,说明擦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凉”与“热”二种不同感觉的可能。
四、其他因素
据有关记载,皮肤的温度感受器不单是对温度的直接反馈。同一温度下的铁和木头,皮肤会觉得铁的温度低,铁比木头的热传递速度要大,因此,皮肤对热传导速度的大小不同的物体,感觉的温度与物体实际温度不符。
而在另一类实验中。冰箱中放入一杯热水,一杯凉水。哪一杯水先结冰?答案是这样的,热水先结冰。物理学家曾对此做过详细的解释,主要是热水内分子运动快,能量传递得快。我们知道有这么一种结果,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这两个实验,,皮肤温度感觉的感受器与物体热传递的快慢,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应用推拿手法的擦法时,能使皮肤产生“凉”与“热”丙种不同的感觉。
五、结论
推拿手法的擦法起到的“凉”与“热”的不同作用,在治疗应用上,有很大的意义。这类似于针灸学中“烧山火”、“透天凉”两种针法。可以对中医辨症施治中的寒症,热症进行针对性很强的处理。治疗中的补泻等原则也就不再是无法可施了。
更进一步,类似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其他的手法中去。这对教学和临床实践也不无启迪的作用。希望本文的抛砖引玉能更好地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