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治疗学 / 正文

中医针灸八纲辨证

针灸辨证纲要→八纲证治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证治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对病变的病位、病性、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而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各种辨证论治的总纲。 ·阴阳证治:辨证总纲

阴 证

阳 证

辨证 阳气衰微或寒邪凝滞类病证 阳气亢盛或邪热壅盛类病证
全身表现 全身机能低下、衰退、抑制、沉静、寒性类症状 全身机能亢进、兴奋、太过、躁动、热性类症状
与六纲的关系 里、寒、虚证属阴证,虚寒为纯阴证 表、热、实证属阳证,实热为纯阳证
治法 温阳、益气、散寒等 清热泻实等
取位 阴经为主,佐以阳经 阳经为主,佐以阴经
针灸方法 多灸、多罐法 多针,多刺血法
手法 多补法,多深刺久留 多泻法,多浅刺疾出

     ·表里证治:鉴别病位和病情深浅的两个纲领

表 证

里 证

含义 邪气入侵体表(毫毛、腠理、肌肤)以发热、恶寒、头痛、脉浮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指外邪入里,波及脏腑,或脏腑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类证候
特点 起病急,病位浅,病势轻,病程短 起病缓或稍缓,病位深,病势重,病程较长
鉴别要点 ①发热恶寒 ①但热不寒,但寒不热
②舌苔变化不多,舌质多正常 ②舌苔变化较多
③脉浮为主 ③主脉为沉脉
治法 疏风解表 调理脏腑
针灸特点 多浅刺疾出,寒者多灸多罐 多深刺久留,寒者可灸可罐
·寒热证治:鉴别病性的两个纲领

寒 证

热 证

含义 感受寒邪或机体功能活动下降所表现的征象 感受热邪或机体功能亢进所表现的征象
症状 表现寒性症状:怕冷喜温,渴喜热饮,便溏尿清,四肢不温等 表现为热性症状:发热喜凉,渴喜冷饮,便秘尿黄等
舌脉 脉迟或沉细,舌淡苔白滑腻 脉数或洪数,舌红苔黄干燥
临床分类 实寒、虚寒 实热、虚热
治法 寒者留之,寒者温之,寒者灸之 热则疾之
针灸特点 多灸、多罐、多温法,久留针或热补法,多取俞、募、原、强壮穴 多浅刺疾出,刺络放血,可用凉泻法,多取井、荥等穴

    ·虚实证治:鉴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 证

实 证

含义 正气不足表现出来的证候 邪气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特点 发病缓,病程长,多表现为人体机能的衰退,多见于慢性病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多表现为人体机能的亢进,多见急性病
舌脉 脉无力,舌多淡无苔 脉有力,舌多红,苔厚腻
治法 “虚则补之”,扶助正气 “盛则泻之”,祛除邪气
针灸特点 补法,多用灸法,多取强壮穴(原、俞、募穴等) 泻法,多针少灸,刺络放血,多取井、荥及祛邪之穴。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