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中医体质测试在线测试.中医专家体质测试

免费在线测试中医九型体质


国民体质既是一种国家资源和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与家庭幸福。受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交频繁、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年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体质与健康越来越为现代人们所关注。 成年人群是社会人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年人体质状况是我国全民健康的基础和保证。20-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在社会中起着项梁柱的作用.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60-69岁的人群在迈向老年.他们的体质的变化趋势也不容忽视。所以20-69岁人群的体质状况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徐州市20-69岁人群的体质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7年徐州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各人群体质健康变化的基本规律,把握2017年徐州市国民体质的基本情况情况。为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增强国民体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本次监测根据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样人群涵盖全市五县五区,共测试34477人,其中男性17872人,女性16605人。年龄范围为20-69岁,男女分别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分为20个组。 本次测试项目分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类测试项目,身体形态测试包括身高、体重和BMI指数的测算;身体机能测试包括肺活量、台阶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的测算;身体素质测试包括握力、坐位体前屈、纵跳、选择反应时间的测算。其中纵跳监测只包括20-39岁年龄段的男女性,台阶指数只包括20-59岁年龄段的男女性。 使用国家体育总结配发的国民体质监测器材,本报告各项数据使用的都是国际标准单位。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规定执行。 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中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方法对监测对象的体质总体状况进行评价。 运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库软件及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整理、审核、上报。 体质监测指标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其中共有9项单项评分,综合得分根据受测者各单项得分之和确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1  体质监测综合评级
等级 20-39 40-59 60-69
一级(优秀) 33分以上 26分以上 23分以上
二级(良好) 30-33 24-26 21-23
三级(合格) 23-29 18-23 15-20
四级(不合格) 23分以下 18分以下 15分以下
首先从综合评分入手,对2017年徐州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进行总体分析。本次徐州市国民体质监测针对20-69岁的居民,共获得34477名被测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性别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类,从男性和女性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分为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69岁)两个年龄阶段。成年人分男女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共16个年龄组;老年人分男女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6064岁、6569岁)共4个年龄组。按各年龄组分类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如下数据: 2  男性各年龄组体质监测综合评分所占比例
综合评定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优秀率 31.69% 35.72% 45.67% 44.77% 36.84% 33.0%  
良好率 22.01% 29.86% 29.55% 33.23% 32.17% 38.01%  
合格率 38.38% 29.01% 20.72% 16.05% 26.28% 24.85%  
不合格率 7.92% 5.41% 4.06% 5.96% 4.71% 4.07%  
综合评定 50-54 55-59 60-64 65-69          
优秀率 28.03% 37.78% 33.62% 27.88% 36.13%
良好率 36.48% 36.30% 25.53% 26.96% 32.25%
合格率 9.08% 18.18% 33.50% 37.21% 25.83%
不合格率 6.41% 7.74% 7.35% 7.95% 5.79%
  将其用图直观的表示出来:   男性各年龄组综合评分 可以看出,徐州市男性居民的体质监测综合评分在30-34岁时优秀率达到最高,占该年龄组的45.67%,此时处于壮年时代,而在65-69岁达到最低,占该年龄组的22.99%,此阶段为老年阶段,锻炼在减少,身体机能退化明显,优秀率的处于最低。综合评分不合格率在30-34岁达到最低,占该年龄组的4.06%,此时仍处于壮年阶段,与优秀率最高呈呼应之势,应处于人生体质状况最佳阶段,而在65-69岁达到最高,占该年龄组的7.95%,此时处于老年阶段,身体素质大幅降低。同时,对女性采取同样的分析方法: 3  女性各年龄组体质监测综合评分所占比例
综合评定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优秀率 43.70% 57.21% 59.29% 64.35% 49.06% 49.41%
良好率 17.96% 16.82% 17.98% 5.41% 25.71% 27.30%
合格率 28.42% 21.16% 19.26% 13.43% 21.18% 19.28%
不合格率 9.92% 4.81% 3.47% 3.24% 4.04% 4.01%
综合评定 50-54 55-59 60-64 65-69  
优秀率 36.72% 38.68% 35.56% 32.56% 47.16%
良好率 30.24% 31.30% 25.46% 27.92% 24.80%
合格率 25.92% 24.63% 32.19% 31.75% 22.86%
不合格率 7.13% 5.39% 6.79% 7.76% 5.18%
将其用图直观的表示出来: 女性各年龄段综合评价 可以看出,与男性类似,徐州市女性居民的体质监测综合评分在35-39岁时优秀率达到最高,占该年龄组的64.35%,此时处于壮年时代,与男性综合评分分布相同的是,女性居民的体质监测综合评分在65-69岁时优秀率最低,占该年龄组的32.56%。综合评分不合格率在35-39岁达到最低,占该年龄组的3.24%,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在20-24岁达到最高,占该年龄组的9.92% 由以上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女性整体身体素质高于男性身体素质,但在20-24岁阶段,女性不合格率为9.92%,明显高于男性的7.92%,男女在20-24岁阶段不合格率均较高,应引起注意。 3.2各年龄阶段体质水平分析 为了全面地展现徐州市市民身体素质的内在含义,同时根据上述抽样方法,将所得数据分为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69岁)两个年龄阶段。 20-59岁属于成年人分组,本文将从男女两个性别进行分类,说明成年人年龄段综合评分的分布。下面先对男性进行分析: 3  成年男性综合得分分布 由上述成年男性综合得分分布饼图可以看出,在样本统计的成人男性的综合评分中,处于优秀级别的占比重最大为37.96%,其次为良好占所调查男性的30.80%,合格占25.88%,不合格占5.35%。由此可以看出成年男性身体素质整体较好,合格率为94.65%。优秀及良好所占比重超过60%,表明成年男性身体素质较为乐观,但仍需加强。 下面就成年女性的身体素质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4  成年女性综合得分分布 由上图可以看出,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来说,综合得分优秀的所占比重更高,占样本总体的53.84%,其次分别为良好占被调查成年女性总体的18.53%,合格占20.46%,不合格占4.92%。成年女性体质综合评分分布与成年男性的类似,总体来说稍微优于成年男性的身体素质,但相同的是未达良好的人数仍占到近四分之一,因此同样需要加强注意。 从成年人的整体来说,身体素质合格率较高,但身体素质未达到良好的仍有近四分之一,表明徐州市成年人口身体素质达标率较高,但身体素质仍一般。 60-69岁属于老年人分组,类似于成年人的分析方法,将样本分为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分析。下面先对老年男性进行分析: 7  老年男性综合得分分布 老年男性中身体素质优秀的所占比重最大为31.83%,其次分别为良好占31.32%,合格占29.49%,不合格占7.36%,从整体来看,老年人口身体素质合格率为92.64%,表明老年人体质并无太大问题,但其未达到良好的比例占到近40%,表明身体素质并不高,老年组较成年人组体质状况下降明显。 下面就老年女性身体素质综合评分进行分析: 8  老年女性综合得分分布 类似于老年男性身体素质综合评分分布,老年女性评分分布依次为优秀占35.88%,良好与合格较接近,均为28%左右,不合格占3%。未达到良好所占比重近三分之一,虽优于老年男性,但身体素质水平仍一般。 从老年人口整体来说,老年人口身体素质合格率不低,但其身体素质良好率一般,仍需加强注意。同时,女性身体素质总体来说仍优于男性。不难发现成年人与老年人在身体素质评分上的变化。 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其变化,将上述数据做柱状图进行分析: 9  男性成年与老年身体素质评分分布 10  女性成年与老年身体素质评分分布 从上图可以发现,老年人身体素质评分的优秀率明显低于成年人的身体素质,良好率基本保持不变,合格率大幅度提升,不合格率提升也较为明显。 身体形态是体质研究的一个很基础而且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身体的重量、高度、宽度和体型特点等。据测试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即成为派生指数。派生指数反映了各指标之间存在的一个比列关系、体型特征及相对的水平。身体形态的派生指标有BMI等。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高度和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形态指标。人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是个体受到各种遗传、环境以及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表为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身高平均值。 4  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身高平均值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2016 175.99 176.54 175.21 175.68 174.99 173.25 171.69 170.7 169.12 167.2
2017 176.08 175.68 175.24 174.76 173.86 173.27 172.01 172.41 170.75 169.69
2016 162.68 163.26 163.08 162.46 161.91 160.91 159.98 158.47 156.58 156.28
2017 164.41 163.07 162.93 162.14 161.62 160.76 159.28 158.41 156.9 156.95
  由表4数据作图可得图11和图12 11 男性各年龄段身高变化 上图为我市2017年男性身高折线图。2017年全市男性平均身高为173.4cm,高于2016年的173.2cm,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比较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49岁以下的男性,2017年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较2016年的要低,而49岁以上的男性,2017年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较2016年的要高,并且后者之间的差别较大一些。 12  女性各年龄段身高变化 上图为我市2017年女性身高折线图。2017年全市女性平均身高为159.9cm,低于2016年的160.9cm,从这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还是有差别的。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女性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基本都比2016年的要低,除了24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群。其中,20-24年龄段差别最大,接近有2cm的差距,其他的年龄段虽然也有差别,但并不明显。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的生长以及围度、宽度、厚度和重量的整体指标。它不仅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充实度,而且间接的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性别、年龄、环境、生活条件及体育锻炼等因素也能对体重造成影响。下表为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体重。 5  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体重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2016 71.93 73.9 75.95 75.95 76.85 76.54 75.39 73.33 71.61 71.14
2017 72.18 74.49 76.31 76.99 76.6 75.81 75.41 75.86 75.68 72.18
2016 58.16 59.7 60.1 61.15 61.29 62.61 63.03 62.2 62.26 62.42
2017 57.14 57.98 59.91 61.45 61.34 62.96 63.16 63.43 62.39 64.03
  由表5数据作图可得图13和图14 13 男性各年龄段体重变化 13为我市2017年男性体重折线图。2017年全市男性平均体重为75.7kg,较2016年的75.1kg高出了0.6kg。从图可知,只有40-54岁这三个年龄段的男性2017年较2016年平均体重轻,其他年龄段都是2017年的高,其中55岁以上差别很明显,主要是因为2016年的平均体重在那个年龄段之后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14 女性各年龄段体重变化 14为我市2017年女性体重折线图。2017年全市女性平均体重为62.1kg,比2016年的61.5kg高出了0.6kg。从图可以看,30-54岁之间的女性,2017年较2016年平均体重基本相近,60-64岁的也是如此。而34岁以下的女性,2017年的平均体重较2016年的平均体重略轻;54岁以上的女性(上述的60-64岁的年龄段除外),2017年的平均体重较2016年的平均体重略轻。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因BMI与用体密度法测定所得出的体脂的相关性高,而测定方法简单。因此,它是用于估测不同人群肥胖发生率的最有用的指标,但BMI不能反应体脂的分布情况。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标准,将BMI分为4: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0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身体质量指数超过标准越高者患病的机率就会越高,有研究表明,BMI22-25之间,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最低;小于22或者大于25死亡率都会增加;BMI超过30时死亡率显著增加,而当BMI接近40时,死亡率增加更快。但BMI下降到低于20时,死亡率也增加。研究BMI变化的趋势,对指导政府政策的决策和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图分别为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BIM平均值。 15 男性各年龄段BMI平均值 由上图可知,2017年男性在各年龄段BIM平均值较2016年的普遍要高,45-49岁和50-54岁这两个年龄段除外。其中,差别较大的年龄段分别出现在25-29岁、35-39岁、60-69岁这四个当中。而根据上述的BIM标准,可以得出,39岁以下的年龄段,无论是2016年还是2017年的男性,大体都属于体重正常范围,39岁以上的年龄段,无论是2016年还是2017年的男性,基本都是属于体重超重范围。 16 女性各年龄段BMI平均值 由上图可知,2017年女性在各年龄段BIM平均值较2016女性在各年龄段BIM平均值基本相似,能看出差别的两组分别为20-24岁和25-29岁年龄段。此外,BIM平均值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大约在45岁以上的时候,BIM平均值超过了24,也就意味着,女性年龄到了45岁以后,体重有了超重的趋势,而在此之前,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属正常范围。 2017年徐州市20-69岁人群身体形态方面,身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人体身高的发育在进入成年之后基本停止,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成年后身高降低的现象,和骨细胞的耗损率有很大的关系,也和关节盂中软骨、椎间软骨胶原纤维的流失有密切的关系,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椎间盘萎缩,下肢弯曲,身高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能减缓这一趋势的发展。
2017年徐州市20-69岁人群,男性体重在4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女性基本都是呈现增长趋势。体重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各种后天因素如环境、饮食等对体重也有较大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的肥胖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两个年度间的比较结果跟我国大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2017年徐州市20-69岁人群的BMI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增大,分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营养过剩,再加之人们的锻炼意识差不够和缺乏体育运动所致。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身体机能状况的好坏直接证明了肺部和呼吸肌,胸廓机能的好坏。身体机能分析包括肺活量、台阶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的综合分析。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检测肺功能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下面对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肺活量分别进行了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6  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肺活量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2016 4237.21 4212.82 3966.45 3824.88 3570.15 3547.95 3332.91 3174.04 2721.99 2492.11
2017 4266.11 4166.77 4158.07 3984.78 3602.05 3484.56 3341.96 3248.75 2797.91 2709.12
2016 2787.96 2802.84 2816.42 2769.08 2644.1 2611.69 2378.79 2236.61 1936.94 1867.47
2017 2829.13 2805.78 2757.48 2874.41 2695.81 2588.15 2325.49 2233.71 2052.38 1892.07
  由表6数据作图可得图17和图18 17 男性各年龄段肺活量变化 18女性各年龄段肺活量变化 172017年男性肺活量均值为3508.05毫升,较2016年的3576.008略有下降,图18中女性肺活量均值为2505.441毫升,较2016年的2485.19略有上升。由图1718可以看出,无论男女,肺活量是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它是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即每千克体重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主要用以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 19 男性各年龄段肺活量体重指数 20 女性各年龄段肺活量体重指数 由上图可看出不论男女,肺活量体重指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下降的趋势较为缓慢。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由于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不适合测算台阶指数,所以下面对2017年的20-44岁的青年人和45-59岁的中年人的台阶指数合格率进行分析: 21 男性20-44岁台阶指数评分分布     22 男性45-59岁台阶指数评分分布 23 女性20-44岁台阶指数评分分布    24 女性45-59岁台阶指数评分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青年和中年的男性的台阶指数都是中等占得比重大;青年的女性中等占得比重大,中年的女性良好占得比重大。比较图21和图22,可看出青年人台阶指数优秀率普遍低于中年人,女性亦是如此。这可能是因为青年人面对着更多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熬夜居多导致了心血血管的机能下降。 2017年徐州市20-69岁人群的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台阶指数随年龄的增加变化不大。随着年龄增加,呼吸肌萎缩,胸廓变形,肺组织萎缩,弹性降低,因此肺活量减少。大量研究表明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40岁时开始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肺活量在20岁之后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出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测试误差所造成。较2016年,2017年徐州市20-69岁人群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较小,表明呼吸机能在不断下降。台阶指数年龄段较小的表现较好,但是两个年度间的差值并无显著差异。 身体素质指标由反映上肢力量的握力、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和反映神经速度的选择反应时组成。 握力主要是测试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测试受试者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反映人体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下面对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握力分别进行了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7  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握力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2016 44.78 45.11 46 44.93 46.19 44.56 43.65 41.43 37.35 34.57
2017 47.78 51.35 52.14 52.58 50.23 51.24 50.15 50.98 46.9 45.07
2016 28.07 28.82 30.2 30.32 30.77 29.7 29.03 27.6 25.18 24.17
2017 27.39 28.09 28.67 29.85 32.64 32.49 28.91 28.4 26.57 25.93
  由表7数据作图可得图25和图26 25男性各年龄段握力变化 26女性各年龄段握力变化 从上图可看出2017我市男子平均为49.842kg,女子为28.894kg均高于2016年的均值42.857kg28.386kg。如图2526所示,男、女握力均是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呈先抑后扬的趋势,男子最大值在35-39岁(52.58kg)女子最大值在40-44岁(32.64kg),此后开始下降,65-69达最小值。 坐位体前屈是大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7 男性各年龄段坐位体前屈 28 女性各年龄段坐位体前屈 2017我市男子坐位体前屈平均为9.171cm,女子为13.01cm男女均低于2016年的10.42cm13.53cm。如图27所示,17年男性坐位体前屈值按年龄分布呈“W”型,在40-44岁段达到峰值10.77cm。分布前半段(20-39岁)低于去年,而后半段(40-69岁)则高于去年。如图28所示,17年女性坐位体前屈则呈“M”型,在35-39岁段达到峰值14.36cm。该指标各年龄段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显示女性具有更强的身体柔韧性。 纵跳是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之一,可分为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纵跳起跳动作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依靠身体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发挥下肢肌群最大爆发力,以达到最佳纵向起跳效果的技术动作。纵跳是腿部肌肉群爆发力的重要体现指标。下面对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纵跳指数分别进行了比较。 统计结果如下: 8  2016年和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纵跳指数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2016 37.87 36.43 33.69 32.84
2017 23.41 26.49 23.4 22.28
2016 29.17 28.44 27.63 27.36
2017 17.28 18.68 18.91 21.63
  由表8数据作图可得图29和图30 29 男性部分年龄段纵跳 30 女性部分年龄段纵跳 如图所示,随着年龄段的增加,纵跳均值在下降,说明腿部力量在减弱。 选择反应时,亦称复杂反应时,指的是测试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种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的时间。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称为B反应时,由基线时间、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组成。为做出正确的反应,被试首先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再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体现了人体神经反映的快慢。下表为2016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选择反应时间平均值。 9  20162017年徐州市20-69岁男、女性选择反应时间平均值
性别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2016 1.59 1.53 1.57 1.37 0.81 0.71 0.68 0.85 0.75 0.77
2017 0.4 0.46 0.44 0.45 0.46 0.49 0.54 0.52 0.55 0.57
2016 0.965 0.854 0.847 0.759 0.56 0.62 0.67 0.68 0.71 0.8
2017 0.46 0.44 0.45 0.45 0.47 0.5 0.52 0.52 0.59 0.6
  由表9数据作图可得图31和图32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