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散 【药物组成】 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服用方法】 上药挫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 用】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今用处方】 地骨皮30桑白皮30炙甘草10山药30(代替粳米) 【方证要点】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适用病症】 银屑病,湿疹,痤疮,玫瑰糠疹,荨麻疹 患者若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浮数,可投本方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口渴明显者酌加石膏,皮疹色鲜红酌加紫草,生地,白鲜皮等中药治疗。 【注意事项】 (1)风寒咳嗽,肺虚咳喘不宜使用。 (2)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 解析:肺气失宣,火热郁结于肺所致,治疗以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为主。方中肺气失宣,故见喘咳;肺合皮毛,肺热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轻按觉热,久按若无,由热伏阴分所致)。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为君药。地骨皮甘寒,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粳米,炙甘草养胃和中,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 【运 用】 本方用于肺热喘咳证,临床应用以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 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 阴虚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 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加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歌诀】泻白桑皮地骨皮, 粳米甘草除胃气, 清泻肺热止咳喘, 热伏肺中喘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