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是指发生在胆囊或胆管的结石,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胆心痛”、“胆胀”等范畴。 病因:肝失条达,胆失疏泄通降。 病机:胆汁排泄不畅,淤积日久化热,温热蕴结,煎熬胆液则成砂石。 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艾灸取穴: 天宗穴、 胆俞穴、 中脘穴、 胆囊穴、 肝胆气滞型:右胁及剑下胀痛或绞痛,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嗳气频作,口苦,胸闷,纳差。苔薄白,脉弦。 加灸:内关穴、支沟穴 肝胆湿热型:胁肋刺痛,呈持续性加剧。恶寒发热,口苦,心烦,厌食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灸:行间穴、侠溪穴 肝肾阴虚型: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加灸:太溪穴、三阴交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