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执业药师备考之四气五味2024执业药师备考之四气五味今天来学习中药一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中药性能与功效。
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中药治病的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机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盛衰。所以说,中药治病是用药物偏性来调理的,学习了药物性能,就可以更好地学习中药二的单味中药了。
先来看看四气,是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点很容易理解,寒凉药减轻或消除热证,温热药减轻或消除寒证,看寒热的程度选择用药,寒热都有的话就两种都用。
寒凉药的作用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不良作用是伤阳,很多寒凉药伤脾胃;温热药的作用有散寒、补火、温经、回阳等,不良作用是伤阴。再来看看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说成大白话就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酸,能涩能收,也就是说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比如五味子,乌梅,木瓜等,能收敛邪气,所以有邪气的时候是不能用的。
苦,能泄能燥能坚,比如大黄能通泄,苍术能燥湿,知母能坚阴,但是苦的东西大都损伤津液,还能伤胃,自然就得出津伤和脾胃虚弱者要慎重。
甘,也就是甜,甜的东西很多是补的;吃个苦药再吃个糖就没那么苦了,说明甜的东西能缓和,能缓急;另外还能解毒,比如甘草。但甜的东西如果吃多了就不容易吃饭,这就叫令人中满。
辛,辣能发散行气活血,比如吃了辣火锅,整个人热起来,甚至冒汗了;感冒了吃点生姜,发发汗,说明辣有发散的作用,而不良作用就是会耗气伤阴。
咸,能软能下,为什么很多食材要放盐巴去浸泡呢,就是因为能软坚散结,而咸还能润肠通便,比如芒硝,这样脾虚腹泻的话就要慎用了。
另外还有一个淡味的,淡味的能利水渗湿,比如薏米、茯苓、猪苓这样的,吃起来都没味道。
四气五味都讲了,然后两者结合起来看,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这个怎么理解呢?比如一个温热药,就决定了它是治疗寒证的,而这个药的功效却是由它的味来决定的,比如桂枝味道是辣的,也就决定了它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大枣是甜的,就决定了它有补益的作用。
再来看看升降浮沉,就是说每个药都有一个行走的路径,是走上面的还是走下面。比如温热药多主升浮,寒凉药多主沉降,花叶类等很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等较重的药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运用的时候,比如在上在表的病症,可以顺着病位选药,用升浮药把它赶出去,也可以逆其病势选药,在上在表的病邪想向下向里走,这时候也可以用升浮的药把它赶出去。
再来说药物归经,归经主要有十二条经络,药物归什么经就能治哪方面的疾病,比如麻黄归肺、膀胱经,就能解表平喘和利水消肿,这都是和肺经与膀胱经相关的症状。最后一点是中药的毒性,这一部分可以和中药综合里的第十二章中药合理应用部分一起学习。大毒、小毒、无毒等,也可以结合药二一起学习。总结一点就是,一个药的气和味就决定了这个药的性能,而药归什么经则决定了它能治哪方面的病症,学习的时候要去反推一下这个药为什么能清热,为什么是升浮的。
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基础,对学习药二的单味中药很有帮助,下一篇就讲讲药二的单味中药。
2024执业药师备考之综合
腹泻腹痛,选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