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软越好”竟是大众误区!学步鞋究竟应该怎么选,都在这里啦!
近年来,关于童鞋导致儿童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有的孩子穿洞洞鞋被卷进电梯,还有的孩子穿重金属超标童鞋患上足部疾病……究竟市面上还有靠谱的学步鞋吗?
面对各种天花乱坠的商品宣传,我们应该如何挑出最合适、最安全的学步鞋?下面让我来为大家细细道来~
目 录宝宝多大要穿学步鞋?
有哪些鞋子不适合给宝宝穿?
如何挑选一双合适宝宝的童鞋?
一宝宝多大要穿学步鞋?首先给大家说,学步鞋就是童鞋,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
事实上,如果是在家里,光脚是最好的学步鞋。
因为,宝宝在光脚时,脚底的神经末梢受到丰富的刺激,大脑能够感知地面的高低起伏、温度状况等,并根据地面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不过,当宝宝在室内光脚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保证室内地面是干净的,并且没有尖锐物体哦!同时,如果地面太冷孩子觉得不舒服的话,那就不要光脚啦~
鞋子最 的作用是保护脚(安全和保暖)的,当宝宝踏上了室外探索之旅时,一双合适的童鞋就是很必要的了。除了防止脚被弄脏、撞伤、扎伤之外,鞋子还可以帮助宝宝脚部骨骼的健康成长。
脚部骨骼支撑着全身的骨骼结构,也影响着孩子未来是否会在姿势、行走、脊柱等方面存在风险。因此,一双优质的鞋非常重要,这样宝宝的脚部骨骼才能自然发育。
那么,宝宝几岁开始穿鞋比较好呢?这要结合宝宝足部的发展规律讲起~
0~1 岁时,宝宝的脚长得飞快,大部分是没有骨化的软骨,可塑性很大,最好的状态是光脚;
1~2 岁时,宝宝刚开始学步,这时,可以开始通过鞋增强足部稳定性,帮助宝宝学习走路;
2~4 岁时,宝宝脚上的足短骨开始骨化,舟骨的骨核开始出现。骨骼生长发育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骨上负荷大小:负荷大,生长就快;负荷小,成长就慢。
除了软骨开始硬化,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普遍存在生理性扁平足,可以通过较硬的平底学步鞋保护踝关节,促进神经末梢的发育,帮助宝宝发育形成强有力的足弓。
因此,宝宝可以从进入学步期开始,就穿上鞋,只要鞋子符合宝宝学步期的足部特点,就能够促进宝宝足部的茁壮成长。
二有哪些鞋子不适合给宝宝穿?1、二手鞋一些家长可能会想,孩子换鞋快,穿了几个月的鞋总不可能坏吧。实际上,二手鞋对孩子足部也有潜在危害。用过的鞋子会根据前一个穿着者的脚型成型,并不利于孩子的足部发育。
另外,磨损也会使得鞋子对足部关键区域的保护减少。
最后就是不知道二手鞋会不会传播细菌、真菌感染。
2、不符合足部形状的高跟鞋、露趾鞋、人字拖……这些童鞋虽然很好看、很方便,但是由于没有内包头和足跟,宝宝的双脚无法得到固定和支撑,严重影响足部的发育,甚至导致脚趾畸形。
上面的鞋,既是高跟,又有很多危险饰品,幼儿不要穿
3、尺寸不合适的有的家长会想,反正孩子的脚长得这么快,我直接买大一号多省事呀!
其实不然,如果穿着太大的鞋子,孩子容易向前冲,既不安全,也有可能磨损足底的皮肤。
另外,太大的鞋子也不利于孩子足部的稳定,此时,会导致孩子经常需要用脚趾抓地,进而导致脚趾畸形。
同样,太小的鞋子也会造成很多问题。由于孩子足部的软骨还没有完全硬化,所以孩子的脚会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过小的鞋子,这其中包括脚趾畸形、指甲向内生长、高弓足等问题,最终宝宝的脚部肌肉和韧带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4、用料不安全的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毒童鞋」爆出,这里面最常见的就是邻苯二甲酸酯超标。
所以,买鞋子的时候,先问商家要一下检测报告(在线上购买时尤其方便,我在线下买鞋子时,几乎没有商家能提供)。
除了用料外,可能导致危险的鞋子也不要穿,比如上面的饰品很多但是容易脱落导致孩子窒息的(如下图),上面有金属铆钉会导致受伤的都不行哦。
三如何挑选一双合适宝宝的童鞋?1、符合国家标准我国对于童鞋的生产制作有强制性的行业规范标准。GB30585-2014《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童鞋的零件、安全设计、跟高、气味、材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就鞋子的外部设计而言,建议选择边缘不锐利、没有可拆卸附件的鞋子,越清爽越好。同时,尽量避免高跟鞋,选择平底鞋保障宝宝的安全行走。
就气味而言,应当选择没有气味或者气味微弱的鞋子。
就材质安全而言,一定要留心甲醛、重金属含量、邻苯二甲酸酯、有害染料等化学物质的数值是否符合以上国家规定。
2、选鞋 5 步法给宝宝选鞋子的时候,其实咱们可以看一看中国儿童健康鞋专家丘理提出的一个选鞋五步法:一折、二捏、三拧、四按、五闻。
(1) 一折:
对折一下鞋底,看一下弯曲的地方是不是在鞋底前部 1/3 处。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确保鞋底的弯曲处,跟宝宝脚的弯曲处相一致,才能更好地走路。
(2) 二捏:
两手捏一下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包头部位,看一下硬度如何。
鞋子的后跟部位必须有足够的硬度,保护儿童柔软的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加重 O 形腿或 X 形腿;
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3) 三拧:
两手对拧一下鞋子,看一下鞋子是否容易变形。
正常的鞋子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规范小朋友正确的行走方式。
如果太容易变形,小朋友在行走过程中,容易扭伤脚部,或养成不好的行走习惯。
(4) 四按:
把手伸到鞋内部前掌部位,按一按,看一下柔软度。
如果发现太柔软,就不建议购买。
鞋垫的前掌部位不能太软,太软的鞋垫会导致小朋友的脚部感应不到走路的变化和刺激。对宝宝前掌、脚趾的抓地能力,促进足弓发育、足底神经正常发育都起不到作用了。
(5) 五闻:
闻一下鞋子有没有异味,如果有,那就千万别买了。
最后提示:
在大小上,一般建议是大脚趾前有一指宽度,也就是1cm左右(0.5cm-1.5cm,依据不同鞋型调整);
每个月建议评估一次,对于幼儿,3个月左右可能就要换一双鞋子;
如果孩子两个脚大小有一点差距,那以大的那只脚为准买鞋子。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