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阅读思考之《治症总要》
一,《针灸大成》卷九的治症总要,原文一共一百五十一条。根据作者行文,从第一条到到第一百三十五条,算是分类清晰,说理明白。因为从第一条至第八条谈的是中风,然后依次是头面(眼耳鼻面)、上肢肩、胸腹、下肢、二便、咳嗽、男科、妇科、儿科、伤寒(推测这部分为杨氏《玄机秘要》的内容,编写《针灸大成》时,又加了后面内容)。从一百三十六条开始,每条内容无联系,小儿、外科、四肢麻木随机书写。推测此部分是否为杨继洲最后补入部分。治症总要特色是针刺治疗方案最少都是两套(这是实事求是,实践操作中确实如此,一套方案常用,数套方案备急,实际是针灸医师的常用方法)。
二,中风类八条 提出灸疮法预防中风,按其叙述如此详细,杨继洲是灸疮法及积极推广者 。 提出一个特殊中风类型中暑,并且认识到中暑会迟发。类似于伏邪发病。实话实说的告诉大家,中风很容易复发,并且不是都那么容易好的。强调先针健侧,后针患侧的重要性。
三,杨氏发明了一些病名(或者是当时流行病名),给阅读造成困难,如不仔细,很容易被误导。比如正头大痛、醉头风、夹黄。第十二条的头风顶痛,当为头顶痛之衍文。因为问答都是头顶痛,而不是头风顶痛。
四,杨氏意识到某些病,和不讲卫生有关。比如第十八条风沿眼红涩烂,其中病因之一是用手抠摸。
五,对于女性出现“五心烦热、头目昏沉”提出病机解释,总结起来八个字“辛勤太过,忧愁思虑”。(杨氏的治疗臓燥方法,得改良一下,不然直接刺劳宫,病人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