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常见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 / 正文

关于各家学说的杂感

关于各家学说的杂感

从李东垣到朱丹溪,实际是发现了特殊的发热情况。这种热,不是单纯使用苦寒剂,就能解决的,得滋阴补气,加清热药来解决。然后在提高到理论层面时,各位根据自己体会,阐述就会不同了。由于都是学说雏形,必然有不全面的地方。与其盯着不全面,不如想想这种情况的复杂性,想想如何应用诸家之法,解决这类问题。 ?阅读各家学说,要了解前贤先辈,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加以理论解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那么他就会在这个问题阐述较多。以张神仙为例,对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地黄柴胡人参大黄,是有应用体会的。而学习时,不能简单说张神仙爱用大黄爱用熟地。要知,不是您爱用什么就用什么的,是要根据病情需要的。以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等先贤,无论使用何种名词,症状群是非常相近的。对于这种特殊情况,单纯寒剂不行,单纯热剂补剂也不行。只有使用补气补血滋阴,同时清热化痰浊的方法,才能有效。这种情况,大量存在于反复发病,或疾病后期。近来以阳虚郁热、痰湿瘀郁热,来解释这类问题。明显优于古代的解释,且依据此学说指导临证。而不再纠结某一名词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