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常见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 / 正文

中成药笔记(六十七)

中成药笔记(六十七)

完带汤与易黄汤的合体,不知道哪位高人给药厂攒的方子。炭类药、芡实、白果仁、海螵蛸、煅牡蛎,这样的药入丸剂,好吃还节约成本。
煅牡蛎《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海螵蛸《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白果仁《纲目》: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涂鼻面手足,去泡,黯,皴皱及疥癣疳匿、阴虱。《本草再新》: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本草便读》: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炭类药物,之前被想简单了。调节内分泌,调节内环境的改变。多看文献,好好运用,必然有效果。
带下病是个表象,本质是气血津液阴阳出了问题。然后诱发病理产物水湿痰饮瘀的出现,这才有了带下等症状。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